《牛津初中英语》7A教材分析及教学体会
作者:yy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年10月06日

《牛津初中英语》7A教材分析及教学体会

大家好!很荣幸受教研室刘芸老师的委托,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7A教材的使用。

一、7A教材整体分析

7A 教材围绕人与人的关系,按照 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路编排,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分为两个模块(Module)六个单元 (Unit),每个模块三个单元,另外,每三个单元安排一个课题(Project板块,让学生综合运用在几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技巧,培养口笔头交际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教材将语言知识置于生动的语言情景之中,使枯燥的语言学习成为真实、有趣的实践活动。各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围绕话题内容的是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功能、语法和词汇是语言运用的重要基础,同样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内容如下:

7A    Module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Unit 1  This is me 见面打招呼能写个人简历介绍自己介绍别人掌握一般现在时动词to do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Unit 2  My day结合自己的喜好,讨论学校及学校生活掌握人称代词主格、宾格及名词复数和动词三单式结尾发音;引导学生培养正当、有益的兴趣爱好。

Unit 3  Let’s celebrate设计海报,介绍中外节日和相关文化、习俗掌握表示时间的介词、特殊疑问句及someany的用法;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Project 1: My friends

       Module 2   Teenage life

Unit 4  Food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掌握频率副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名词复数的词尾变化及how oftenthere be句型倡导健康饮食珍惜劳动成果。

Unit 5  Going shopping购物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购物中心掌握购物对话及现在进行时;引导学生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钱、合理消费。

Unit 6  Fashion服装设计与时尚初步学习一般过去式掌握情态动词及表示事件先后顺序的副词引导中学生如何打扮得体,正确理解和对待时尚。

Project 2: Different lifestyles

各单元一般用两周半左右的时间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Comic strip + Welcome to the unit

第一节课可以看做是一个单元的读前热身活动。教师在备课时应首先通读整个单元,了解本单元的话题、功能和语法项目以及中心任务,同时,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已有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在第一课时有效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几个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而卡通漫画(Comic strip)中易于模仿跟读的Eddie Hobo 之间简洁有趣的对话,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课话题,了解本课要点。

第二、三课时:Reading

阅读是一个单元语言输入较为集中的环节,一般用23个课时完成。阅读前可安排自由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引出话题、为进一步阅读解决语言上的障碍;阅读中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阅读材料本身的内容展开活动,如要求学生说出文章的大意,将细节内容归类、构画文章结构等。阅读后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提问、讨论和语言难点的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课还应该配合听、说、写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第四课时:Vocabulary+Checkout (B)

词汇(Vocabulary)部分围绕本单元话题介绍一些新词,方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使用,同时,按词义将同一类别的单词集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单词学习的效率,快速扩大词汇量。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该部分的词汇进行添加或删减,并且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单词记忆的方法,防止学生走死记硬背的老路。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可以与Checkout B结合教学。

第五、六课时:Grammar+Checkout (A)

Checkout (A)实际是语法的巩固练习,所以可以进行整合教学。首先,语言结构尽量用图表的形式表达,所以语法结构一目了然。第二,坚持在尽量真实的语境中呈现和练习语法项目。第三,从分步呈现、分步练习到综合运用,层次清晰,循序渐进。第四,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自己总结语言规律,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教学中应将语言的意义、情景和实际运用放在首位,不苛求系统性和完整性,防止死抠语法,生搬硬套。

第七、八课时:Integrated skills

综合技能(Integrated skills)在前面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从所给的听力或书面材料中获取、选择和重新组合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口、笔头表达能力。  

第九课时: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

学习技巧(Study skills)和语音(Pronunciation)在每两个单元中交替出现,前者通过活动或练习让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学习技巧,后者则通过语音训练提高学生的发音水平。教学中仍应坚持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学习技巧和提高语音水平,而不是“填鸭式”的学习技巧和发音规则的传授课。

第十课时:Main task

介绍多种文体的写作格式(profile, e-mail, poster, letter),写文章的前期准备(设定标题,设计框架,收集信息,分捡、归类信息等)和文章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和写作角度。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完成课本所给的任务。

当然,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还可以对教材进一步优化整合,比如在7A Unit 3 Let’s celebrate!一单元中,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Vocabulary整合,介绍中西方节日以及节日中的活动,这样不受教材编序的约束,使学生跳出教材来学知识,以体现知识的相对连贯性,顺从语言习得规律,从而让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课件)

二、教学建议

1. 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正确把握7A的教学要求,重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以音标教学作为衔接阶段英语教学的突破口。

熟练掌握音标,有助于学生认读、识记单词。字母表中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读音里,英语因素占整个国际音标的一半,音标教学可以26个英文字母的读音为切入点,按元音字母语音归类与元音因素归类,由元音音素过渡到辅音音素教学音标时要求学生眼看手写,动用多种感官提高记忆效果,重点突出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读音、r音节及七个辅音字母(c g j n s x y)在单词中的读音;通过语音对比练习,使学生弄清相近的音及易混淆的音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式上的区别,如/e, æ/; /i:, i/等;分散难点,元音字母组合和辅音字母组合量大,学生难以记住,可以分步记忆,逐步增加,尽量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学会按音节划分长单词,分段拼读再快速朗读成词;设计“音素一单词一词组一句子”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强化练习,及时巩固;把音标教学贯穿在日常教学之中,教授单词时多反复音标规则,多让学生写写、拼拼、读读音标,先过好音标关,再过好拼读关,最后再过好记忆关。

2. 教材词汇量、信息量大,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一切因素,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树立学习自信心,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1)词汇教学方面,应在保证掌握四会单词的基础上,让学生尽量多的掌握其他单词,对具有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学习潜力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注重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如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联想法等,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在每个版块的内容学习完毕,精选或设计形式多样的情境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单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比孤立的背单词或抄单词要有意义得多,而且学生也感兴趣得多。

2)课文教学方面,学生先预习,读会新单词,读通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新单词所在的语段,了解具体含义。课文教学一般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理解为主,可以结合录音、课内练习、图片开展以理解课文为主题的竞赛;第二课时以分析课文重点为主,这可能是学生所不欢迎的课时,但是这节课却是至关重要的知识点的理解与训练。对知识点可以分层处理:A层是最基本的知识,要求学生人人掌握;B层的知识要求稍高些,鼓励学生掌握(AB层次内容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及练习中为重点);C层是课本上出现的较难知识,只要求学生理解,不要求掌握,课堂上也不重点处理,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钻研。

3)语法教学方面,注重情境性、交际性原则,将枯燥乏味的语法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有目的地让学生去寻找含有想要讲解的语法点的句型来进行归类,以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例题找出规律,学会自己总结,提供一系列的练习和提高性质的习题加以巩固。

此外,为了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教材各个板块的名称,练习、活动和任务的提示、要求和说明,以及其他的标示和说明文字等指示语都是英文表达,可能成为学习的障碍。其实,指示语并不是新授内容,其中的生词也没有列入词汇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指示语看做是语言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可将其当做新授内容来处理,对其中的语言知识和词汇,应该顺其自然,不可操之过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指示语会越来越熟,指示语的负担会逐步消除了。

三、实际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以7A前三个单元为例)

1. 一般现在时

be动词在小学已有所接触,相对比较简单,可以按口诀记忆: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所有复数全用are。否定和疑问,只要在be动词后加not或把be动词提前。相对较难的是行为动词,可以按公式记忆:当句子主语不是第三人称单数时,适用A系三个公式 ①肯定句:句子主语+动词原形+……②否定句:句子主语+don’t+动词原形+……③一般疑问句:Do+句子主语+动词原形+……?;当句子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适用B系三个公式 ①肯定句:句子主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②否定句:句子主语+doesn’t+动词原形+……③一般疑问句:Does+句子主语+动词原形+……

另外,一般现在时的动词三单式发音与名词复数发音规则类似,两者相辅相成(7A Unit 2 Pronunciation B):

1)以[s],[z],[ʃ],[ʒ],[ tʃ],[ dʒ]结尾的单词,在变复数或第三人称单数时此为加es, 读作[iz],如buses, mazes, washes, matches, bridges

2)除了以上音结尾的但此外,所有以清辅音结尾的单词在变复数或三单时加s,读作[s] books, hopes

3)其余所有以浊辅音或者元音结尾的单词在变复数或三单时加s,读作[z],如dogs, eyes

4)结尾时[t]音的单词在变复数或三单时,要将最后的[t][s]读成[ts],如rests, lifts

5)结尾是[d]音的单词在变复数或三单时,要将最后的[d][z]读成[dz],如holds, friends

2. 汉语的负迁移

汉语的负迁移主要体现在:1)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量的表达,汉语中的“一张纸、一个人”往往被错译成a papera people2)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搭配,汉语中动词直接加宾语,没有及物、不及物之分,而英语中不及物动词要加介词或副词才能搭配宾语,如“听音乐”listen to music3)语序问题,常见的如“我非常喜欢英语”被错译为I very much like English. 4)主语省略,汉语句子中常无主语,如“快下雨了”,而在英语中主语多是不可或缺的句子成分,应译为It’s going to rain. 5)关联词的使用,汉语中的“因为所以”等关联词在英语中不能并用,而只能在becauseso之间选其一;there be句型与汉语中的“有”不能简单对应,否则容易出现there have/has这样的错误。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尽量避免汉语的负迁移影响。

3. 第三单元中的节日常识渗透

节日常识的渗透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部分,中西方除了少数如New Year’s Day这样的共有节日,各自有着与文化背景、历史息息相关的传统节日,中国有中秋节、端午节等,西方有万圣节、圣诞节等。第三单元给学生提供了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机会,在教学中要善用多媒体,设计不同的情境,以what / when / how等关键词为主线,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不同的节日(名称、时间和庆祝方式及活动等)。

4. 表示时间的介词at / on / in

按照“看图说—归纳—举例—练习巩固”的模式进行教学,三个介词的辨析与记忆口诀如下:

辨析:

in】我是大姐,因为我后面所接的都是较长时间。具体用法有:

1)表示在较长的时间里(如周/月份/季节/年份/世纪等)。如:in a week in May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in 2008 in the 1990s等。

2)表示在上午、下午或晚上。如: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3in the daytime(在白天)属于固定搭配,指从日出到日落这一段时间。

4“in +一段时间表示多久以后/以内,常与将来时连用。如:in half an hour等。

on】我是二姐,我后面所接的时间多与日期有关。具体用法有:

1)表示在具体的某一天(如日期、生日、节日或星期几)。如:on May 4th1919 on Monday on Teachers’ Day on my birthday等。

2)表示某一天的上午、下午或晚上。如:on the morning of July 2 on Sunday afternoon on a cold winter evening等。

at】我是小妹,因为接在我后面的时间最短。具体用法有:

1)表示在某一具体时刻,即几点几分。如:at six o’clock等。

2)表示在某一短暂的时间。如:at noon at this moment at the end of a year等。

记忆口诀:

at用在时刻前,亦与正午、午夜连,

黎明、终止和开端,at与之紧接着相伴。

周月季年长时间,in须放在其前面,

泛指一晌和傍晚,也要放在in后边。

on指特定某一天,日期、星期和节日前

某天上下和夜晚,依然要在on后站。

今明昨天前后天,上下这那每之前,

atinon都不用,此乃习惯记心间。

四、其他建议

1.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容量地输入信息,才能保证学生语言量的输出。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使用全英语上课。在学生反应听不懂时,配合板书、简笔画、表情、手势、动作等来降低语言难度,帮助他们理解。只要教师一直坚持用英语教英语,学生慢慢地会适应,决不能因学生感觉有难度而让教师妥协。

2. 规范笔记固然重要,可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在课堂上强调笔记的重要性与记录的方法,学生要以听为主,听懂所讲内容,在有限时间内将重点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但不能只做听众、旁观者。另外,要求学生在整理笔记的同时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问。教师可以固定抽查批改学生整理好的笔记,并且对他们的笔记做出客观的评价。表扬记笔记认真的学生并把他们的笔记本让其他同学传阅,互相学习,养成会记笔记的好习惯。

3. 注意培养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一个朗读时没有声音的班级,很难想象在课堂上能有多活跃!早读时要让学生大声朗读;在布置书面作业的同时也一定要让学生坚持每天跟读磁带;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英语朗读检查(注意:我们的目的只是培养学生开口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所以不必检查学生对某个英语对话内容是否会背,也不必过于拘泥学生朗读时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而仅仅要求学生做到大声朗读,即可过关)。久而久之,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提高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

4. 端正书写。要求学生能做到心中有四线格,要遵循每个字母的落格,规范且尽量平直。英文句子规范书写:句首字母要大写;I 永远大写;人名、地名、国名首字母大写;每一个单词的字母要写紧凑些;每两个单词的间隔可以稍微大点,以避免写出来的句子每个单词都连成一片了。默写或作业本批改,乃至试卷批改时,依然在英文书写方面从严处理,端正书写习惯。

5. 七年级虽然以听说为主,但从长远角度上来说,教师要开始着手阅读的培训。要提高阅读能力,关键还在于多读,七年级的学生读读新概念第二册和中英文对照的读物比较合适。每周坚持给学生做一篇精选的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并进行阶段性检测,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与知识积累的习惯。

6. 注重写作能力的指导。作文综合了词汇、语法、跨文化意识等等的使用,是对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进行与课文相关模块相连的写作,要注重固定句型,固定词组的使用。平时多做一些开放式造句,或包含12个知识点的中翻英。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要详细点评、交流学习、及时修改,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

7. 七年级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备改错本,收集、整理作业中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一周回顾”的随堂测验,对上周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与复习巩固;组织一些类似“单词王PK”、英语才艺展示、小报设计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关注学困生的课堂效率与作业反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及时进步。

以上仅是本校初一英语教师使用教材一年来的一点心得体会,旨在抛砖引玉,还请各位同行多提宝贵意见,多多指教。非常感谢。

 

                                                             常州市正衡中学

                                                                 吴洁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21123号 技术支持: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大刘寺 电话:0519-86737980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