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清”教学反思
作者:lhs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年04月05日

“堂堂清”教学反思(一)

经过一周的准备,我上了第一节“堂堂清”的课,这是一节新授课“中和反应”,我以问题设计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我把握了难度,由于学生课前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习,在回答问题是感到很被动,课堂气氛不活跃。我随即改变方案,变我实验为学生实验,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时间上就很难把握了,在30分钟内没有把需要新授的知识讲完,以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练习。所以我觉得这是一节失败的课,失败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充分的预习。预习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学有利于解决学困生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学困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学困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学困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学困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力量就大了。三是学困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学困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

“堂堂清”教学反思(二)

多么希望随着一声优美的下课铃声我上的课也完美收场。

有句名言说“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在授课时如何科学设计,做到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堂堂清,成为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时间增长,老师讲授时间缩短,老师会觉得以前讲过的问题,强调的内容很多,现在不说不放心,一说多了就容易出现玩不成课堂教学任务的现象。首先我认为是一个观念问题,只有老师充分重视这一问题,这一问题才能逐渐解决。不论去问哪一位同学,都会对拖堂的现象深恶痛绝,不管老师在那时怎么强调,多大的声音,多么有趣的讲解都会随着一声下课铃声,就再也吸引不了学生,这时即使老师强人所难的进行下去,效率也是非常低下的,可能有些老师会说:谁会那么拿的准,稍微拖一下堂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又回到“老师讲完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吗?”的老问题上去了。可行的做法我认为还是:首先精简教案,每节课大体能进行多少,通过我们的实践,我们心中也大体有数。抓住重点、难点问题精讲精练。然后精简过程,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合作的时间也要有所控制。

“堂堂清”教学反思(三)

一说起打造高效课堂,必然想起教师要教的高效,不错,高效课堂成功与否,关键是老师。但一手抓教师教的同时,一只手抓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主要应靠课堂,课上做一道题,也比课外做千道题强。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科学布置有层次的作业,满足优等生的需要,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对于后进生作业经常采取面批,精心辅导,有一部分学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21123号 技术支持: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大刘寺 电话:0519-86737980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