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教研组>>政史地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背景下,实行增效减负的今天,再谈创造高效课堂,恰恰迎合了广大教师的心理需求,理所当然地被教师们认同。因此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争一流、强责任、大提升”。做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理应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襟怀,去伪存真的务实态度,广泛汲取各路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课堂,形成适应新形式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打造高效课堂?下面就说说我的粗浅的看法:
一、目中有人是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有效途径。
目中有“人”就是准确定位师生关系,竭力推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要心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目中有人首先要准确定位师生关系。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新课标认为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对话就要讲究平等,讲究交往和互动。课堂上目中有人还要关注差异,主要是关注差生。其实,造成差生的原因尽管很多,但更多的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作为学生懒惰之症的首席治疗医师,我们教师如果愿意动一些脑筋,花一些时间,还是可以改变他们的惰性的状态的。
二、心中有“法”是打开优质高效课堂的金钥匙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教学有法。可以肯定地说,教师掌握的教法越多运用越恰当,课堂教学就越机智灵活,越充满生机;学生获得的学法指导越多越充分,掌握知识的水平就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新课标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的自主、合作好探究学习指导思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事实上,只要能让每个学生以主体的姿态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做到学而获知、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这样的教学状态,就是好的教学状态。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优质高效的课堂。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