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选择给教师留有较大的空间,我们在平日教学中应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来选择、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像南方的游泳、北方的滑冰及民族特色项目等。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喜欢为准则,并有效地落实体育教学目标。
二是根据发展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来选择、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例如,荡秋千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力量,滑冰可以锻炼学生的速度、耐力等。游戏是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项目,它来自于生活实践,包括奔跑、跳跃、投掷等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游戏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是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要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年龄、性别特征。本着这样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充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低年级应该针对学生选择不同的游戏和模仿小动物的跑、跳、爬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可能使教材内容儿童化,以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高年级则应该多选择一些球类项目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活泼愉快地参与活动。
四是在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时,注意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去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趣于教,寓乐于教。要本着简单易行(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原则及利用新兴运动项目去拓宽教学内容。比如游戏人数变化、情景变化、名称变化、信号变化、教具变化等,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五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要符合科学、有趣的原则,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运动特点。融健身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协作精神和探究学习等能力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