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化学解题思维能力的研究
录入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1年03月20日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请议定书

 

 

 

 

 

 

 

 

 

 

 

 

 

 

 

 

 

 

 

 

 

            课题名称  《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化学解题思维能力的研究》

         刘四春             

所在单位  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申请日期      20101220   

审批日期                      

 

 

 

课题名称

《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化学解题思维能力的研究

起止时间

201012月~

201412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论文集

3、教学设计集

4、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课件等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工作单位

职务

刘四春

29

中一

化学

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理化生教研组组长

姓名

职称

学科

在课题研究中人分工

刘四春

周国正

蒋定

刘鸭华

周荣向

秦燕

 

中学一级

中学高级

中学一级

中学二级

中学一级

中学二级

化学

物理

物理

物理

化学

化学

课题组组长

副课题组组长

负责物理解题思维能力的研究

负责物理解题思维能力的研究

负责化学解题思维能力的研究

负责化学解题思维能力的研究

 

 

 

 

 

 

 

 

 

景(必要性和可能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各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它还被一些专家誉为“21世纪课程的基础”,因而从这一教育的关键概念出发研究新课程是我们切入新课程的一条捷径。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宗旨都离不开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缺乏了这一基础性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很可能陷入一种“钟摆”状态,得不到持续和深入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的核心,也是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由此可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就是从这一角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从思维能力这一角度提高学生智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主要是一种认知能力,由以下五种主要成分构成: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素。

当前初中学生物理化学解题能力的现状令人堪忧。一些学生说,上课听老师讲时感到清楚明白,下课自己做练习时却混乱糊涂,不知从何下手,更有一些学生说,平时练习或测试我都会,一到重要考试总得不到好成绩。许多学生认为物理、化学难学,对其失去信心。一些专家认为,无数次中考、高考阅卷反馈,学生答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审题时漏读、错读一些关键词而导致漏答或答非所问;二是答题思路不清,没有条理;三是解题技巧不是很成熟。

为此,我们设立课题《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化学解题思维能力的研究》,旨在以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化学解题能力为切入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我校历年来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成就了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为本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认真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理论,把握课题研究方向;调查分析初中物理化学教学内容中问题类型及各类型问题中的典型题目,明确研究范围;依据历年来及当前学生的表现,确定影响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困难之处。然后根据理论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构建新型物理化学解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从教学实际出发,整堂课用来进行解题课堂教学的课虽有但不可能经常使用。因此新型的解题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集中的形式(俗称习题课),应该分析题意,分析解题思路,解题策略以及最优方法的选择。接着应有标准的解题过程,最后应有解题点评,就本题拓展出去,以点代面,举一反三,就同类问题进行方法归纳和规律总结。分散形式即是平时常用的课堂上的应用举例,这时也应该关注解题思维训练,着重进行解题思路分析,让每个学生公开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得到能力的提升。

(三)、开发智力,调动非智力因素的策略研究,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等都会影响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个体的情绪、意志及个性特点、心理素质都会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解题热情,增强毅力,不怕挫折,顽强拼搏,努力去解决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还应采取相应策略,强化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和记忆力,以促进解题思维能力的发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报刊杂志,图书及网络大量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学习、分析、归纳,每个课题组成员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2、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对课题研究之前、中间及最后三个状态学生的理化解题能力作一定的调查对比,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不断矫正直至取得理想成果。

3、案例式研究。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撰写反思性教学案例,让教师讲自己的教学故事,在课堂教学的原野上广泛采撷智慧之花,积累大量的认识成果,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又可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

 

 

 

 

()、准备阶段(201012月——20116)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专著及报刊上相关的经验及论文,反复修改设计报告。

()、制订实施方案阶段(2011——2012年元月)认真研究初中理化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明确问题类型和典型问题,调研学生理化解题能力现状,结合学习的理论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实践探究阶段(20122月——20141)根据制订的实施方案开展反复的实践探究活动,每个课题组成员开设研究课,实验课、公开课,展开行动研究,逐步完善三个实施策略:在理、化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策略;围绕提高解题思维能力这一中心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和开发智力的策略,在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相关论文,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

    ()、总结、反思阶段(20142月——201412)对前期研究的成果,进

行总结反思,写出结题报告,思考后续研究的问题。

所在单位意见

区教育局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盖章:

   : 规划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即作为区级备案课题。在一年后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通过,正式批准为区级课题。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大刘寺 电话:0519-8673798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