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初中数学新课程10条课堂教学建议
录入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09年05月08日

初中数学新课程10条课堂教学建议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许芬英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专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情境设计和例习题安排的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以及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

 

2.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对每一个目标都要有相应的内容、过程,或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反之所用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包括例习题)、创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都要体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并突出重点。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采用这三种方式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

 

4.在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中,要关注数学本质。数学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真体验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5.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同观点、质疑等,教师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让同伴听懂,以及理解和听懂同伴表达的数学思想,并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

 

6.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单纯关注问题解决与否、答案对与错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的,要善问“你是怎么想的”。

 

7.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回顾和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自我纠错和相互启发纠错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及辩论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

 

8.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要给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要为他们设计合适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并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们的学习,由此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且有数学爱好的学生,要为他们设计进一步学习探索的问题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9.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规律的工具。指导学生在理解算理和掌握基本计算的基础上,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和简单数学规律的探索。有条件的学校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计算机的直观形象及其数形结合的便捷性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10.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大刘寺 电话:0519-8673798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