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试卷 | ||||||||
|
||||||||
《班主任心理健康》试卷 (一)单项选择 1、"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指的是下列哪种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D)社会环境 2、对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致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D)自由联想 3、人的心理性发展是 (D)人的个性化过程 4、脑力激荡法属于 (B)讨论法 5、焦虑,冷漠,幻想,攻击是哪一级学生产生挫折后的反应 (A)高中生 6、自我质辨训练是一种 (A)心理稳定训练] 7、对于“坐不住”、“喜欢变化”的高中生而言,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是 (D)时间回转式学习 8、对于性格倔强的高中生而言,哪种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其提高学习效率?(C)进攻式学习 9、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条件关注又称为 (B)接纳 10、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心理诊断方法 (C)观察法 11、自我意识辅导属于 (A)小学生生活心理辅导 12、焦虑症属于 (D)情绪异常 13、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与统计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标准化测定的技术是 (D)心理测验 14、下列哪种形式属于角色扮演法 (C)哑剧表演 15、人的心理性发展是 (D)人的个性化过程 16、母爱式训练属于 (A)心理训练方法 17、自我意识辅导属于 (D)高中生生活心理辅导 18、心理咨询中社会影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 (A)符号互动理论 19、教师人格的影响力、情绪的感染力和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有机地构成了教学的(D)心理环境 20、在教师指导和自我训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通过相互的安慰,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心理训练方式是 (A)互助式训练 21、通过人为地创设挫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不断地克服挫折,并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无形的抗体,从而提高学生的挫折免疫力的心理训练方法是 (D)价值观辨析法 22、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是(D)惩罚 23、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特征有 (D)以上答案都对 (二)判断题 1、心理辅导属于一个有着特殊职业需求的教育领域(错)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干扰正常的学科教学(错) 3、较高的自我期望水平有利于耐挫力的提高(错) 4、较高的自我期望水平有利于耐挫力的提高(错) 5、专制型的家庭容易使孩子变得自我为中心和胆大妄为. (对) 6、挫折容忍力是遗传而来的(错) 7、心理辅导是一个有着特殊职业要求的服务领域(对) 8、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 9、反复的实践与训练是养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对) 10、教师客观,公正的"及时反馈"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 1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形式的主要特点包括兴趣性,启发性和社会性(对) 12、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对) 13、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性发展和生理性发展(错) 14、心理辅导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语言(对) 15、高中生还不能形成自我意识(对) 16、参观,访问是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错) 17、逆反心理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对) 18、角色扮演技术主要适用于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人格方面的心理辅导(对) 19、行为退缩主要指有些学生留恋儿童时期的游戏,喜欢童稚性活动,与同龄人产生距离,害怕长大(错) 20、有些学生因为考试不理想,心理不平衡又无法排解,就撕本摔文具或在同学中间无端地发泄,这种行为属于学生产生挫折后的反映——直接攻击(错) 21、“教学生使用善意的谎言”不利于矫正学生的说谎行为(错) 22、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对) 23、空椅子技术是一种情感整合与人格整合的技术手段(对) 2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在内的全校的全体学生(对) 2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活动体验课程(对) 26、教师要切忌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对) (三)简答 1、简述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答:(1)示范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自愿性原则(4)引导性原则(5)支持性原则(6)保密性原则 2、作为班主任或学科教师,你认为应该在自己的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答: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 2、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1)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2)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内容 在班集体中设置心理教育课程。进行各类健康心理知识教育。通过有意识地运用,有关心理知识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或个别辅导,使学生心理品质得以锻炼,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预防和矫正个别学生身上心理健康问题。 在班级中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班队活动、文体活动、自我服务劳动、兴趣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创建优秀班集体,优化心理环境,发挥良好班集体教育作用,陶冶学生心理。 3、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4、班主任应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5、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教育和德、智、体、美结合起来共同参与,要将心理健康渗透到教育之中,要把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使心理教育能更为有效和持久地开展。 6、建立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 3、案例1 某学生,父母晚年得子,因而从小父母对他便是百般呵护,自己在小学、初中也一直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到了高中之后,几次的班级排名倒数的打击使得他失去了信心。心理压力之大,使得他什么时候都感觉的周围总是有人在给他捣乱,让他学不进去。他还总是觉得自己的了病——颈椎不能弯曲。尽管父母带他到医院去了无数次,检查不出任何反常之处,但是却总是以次为借口,一再地去医院,而且不动笔做题。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总想改掉,更想把学习成绩提高,但是却一直没有效果,因此越发的苦恼。问:(1)根据心理学理论与技术诊断该学生是否是心理疾病,如果是,是什么疾病?(2)请分析这种状况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3)请你提出合适的心理干预的方法进行干预 答:(1)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症状在心理医学上叫做强迫症。就是当事人总是身不由己地去考虑或是去作某些事情。如果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为焦虑。 (2)这种病症产生的原因,主要心理压力太大,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既不能凭着自己的力量能扭转局面,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因而就造成了以逃避退缩为出路的行为结果。所以,缺乏自信和勇气是他的心理疾病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3)认知改变法,合理的信念,确立明确的目标。结合厌恶干预方法与行为塑造法对该生进行行为干预。(详细分析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