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鉴定书
录入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5年01月29日

市别_常州市__ 编号SJ-40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鉴定书

 

 

 

 

 

 

 

 

课题名称  《初中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常伟春                  

课题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鉴定形式                                         

鉴定单位                                         

鉴定日期                                         

 

 

 

 

 

江苏省教育学会秘书处

 

一、课题概况

课题名称

《初中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

类别

德育

课题组长

常伟春

课题主持人

杨黎

联系电话

0519-8673

1274

联系电话

15951202035

课题所在学校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

0519-8673

1274

邮政编码

213165

立项时间

2011.11

课题编号

SJ-40

二、课题主要成果目录及附件(可另附纸)

子课题《彰显篮球特色、培育篮球文化的研究》

武进区2013年度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

德育方案《文化突围,从这里上路——班级文化建设概况》

发表于《武进日报》

德育方案《培养篮球文化,创建篮球特色学校》

武进区第三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方案二等奖

德育方案《传承“诚毅校训”,优化德育特色,发展校园文化》

武进区第三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方案三等奖

德育方案《文化的浸染,润物无声——依托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低碳德育工程》

武进区中小学“低碳德育工程”优秀项目评选特色奖

论文《三段式“小组合作管理”成长阶段初探--加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江苏省“蓝天杯”论文大赛二等奖

科研成果《打造心灵驿站培养阳光少年--探索初中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

2012年度武进区少先队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德育论文《学生是老师最大的财富》

武进区德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常规德育活动创新案例《我爱我家,奏响一曲家的旋律》

常州市学校常规德育活动创新案例文字类二等奖

武进区优秀团队观摩活动《我爱我家,奏响一曲家的旋律》

武进区优秀团队观摩活动一等奖

活动案例《队干部竞选——一次特殊的家长会》

2012年度武进区少先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二等奖

科研成果《用心浇灌德育之花——浅谈多媒体在少先队活动中的运用》

武进区少先队年会论文二等奖

论文《导读、导情、导思、导行--班主任引导艺术初探》

武进区德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德育论文《浅议初一年级和谐班集体的构建》

常州市市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会二等奖

德育论文《农村中学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浅析与探究》

武进区少先队年会论文三等奖

论文《浅谈篮球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武进区学校体育卫生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德育论文《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获壹等奖

发表于《中学教学参考》

主题班会《担当责任、助我成长》

获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活动方案类二等奖

活动《请见证我们的成长》

201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命教育周精品活动展优秀奖

荣获2013-2017年周期武进区体育特色学校评估

三等奖

武进区女篮后备人才基地

武进区女篮后备人才基地

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

德育特色学校

2011年生命教育周活动

示范活动奖

2011年“诚信廉洁教育示范学校”

示范学校

2013-2017年周期武进区体育特色学校评估

三等奖

武进区学校主动发展

示范学校

武进区第二批“和谐学校”

“和谐学校”

武进区“学习雷锋好榜样”读书活动

优秀组织奖

武进区第六届校园DV大赛《请见证我们的成长》

三等奖

武进区第六届校园DV大赛《团结友爱,共建和谐班级》

三等奖

“春芽杯”第六届中小学生航空模型竞赛中学

团体二等奖

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举重比赛一队

获团体第二名

女子篮球队在2012年武进区中小学篮球比赛中

武进区第一名

女子篮球队在2014年武进区中小学篮球比赛中

武进区第一名

女子篮球队在武进区第三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篮球比赛中

女子组第二名

201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文字录入

三等奖

短剧《阳光少年》在201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短剧比赛

二等奖

《不想长大》在2014年武进区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

荣获三等奖

2011年常州市第四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

优秀组织奖

武进区青少年“走向海洋”读书教育活动中

荣获优秀组织奖。

武进区团队基础建设

“三星级单位”

武进区礼嘉镇共青团

先进集体

2011年武进区学校体卫艺国防教育工作DV大赛

二等奖

武进区第六届中小学航空模型竞赛团体三等奖

团体三等奖

武进区第三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篮球比赛初中女子组

第二名

“中天杯”武进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航空模型竞赛中

团体三等奖

武进区第七届“国培杯”航海模型比赛(中学组)

团体总分第七名

2013年常州市举重比赛

第二名

2012年武进区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女子篮球

第一名

武进区首届女篮邀请赛

第二名

武进区跳绳团体总分

第七名

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竞赛中学男子组综合

团体三等奖

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竞赛中学女子组综合

团体二等奖

武进区航海模型中学组团体

三等奖

2012年武进区中小学“中华诵•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经典诵读《祖国,用青春的名义为你歌唱》比赛

二等奖

三、课题组主要研究成员名单

 

姓名

年龄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对课题主要贡献

及成果

 

常伟春

54

中高

坂上初级中学

课题组长、课题组管理

 

杨黎

30

中二

坂上初级中学

课题组副组长,协调组织、目标管理

 

张明星

33

中二

坂上初级中学

班主任沙龙活动

 

陈剑

46

中高

坂上初级中学

专题培训

 

庄洁

44

中高

坂上初级中学

会议记录,活动记录,

 

唐莉敏

33

中一

坂上初级中学

研究方案,研究计划

 

梅彩虹

27

中二

坂上初级中学

活动照片,主题班会材料收集

 

储晓中

44

中高

坂上初级中学

上传资料,网站建设

 

刘鸭华

29

中二

坂上初级中学

科技节策划组织

 

王猛

40

中高

坂上初级中学

体育节策划组织

 

严小微

29

中二

坂上初级中学

读书节策划组织、中期课题评估

 

刘四春

34

中一

坂上初级中学

研究论文,调研报告,个案分析材料搜集

 

吴秀兰

35

中一

坂上初级中学

课题组活动记录

 

李惠芬

37

中高

坂上初级中学

课题组成员心得体会的资料收集

 

四、课题主要成果简述

 

坂上初级中学1939年开始在现校址办学,原为辅华中学,后改为武进东南中学,1953年改为武进坂上中学。上世纪九十年代停办高中部,并创办了武进技工学校。20009月,技工学校迁离,学校成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近年来,学校深挖七十余年的办学内涵,秉承“诚毅”校训,坚持“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主线,依靠教育科研引领;努力争取教学工作有新突破、德育工作有新举措、社团活动有新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新提高。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学校整体面貌有了全新的变化,2009年被评为省优质学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7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6178平方米。11个教学班,学生近500名;37名正式教职工中,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学一级教师10人,常州市骨干教师1人,常州市教坛新秀3人,区骨干教师6人,区教学能手1人。

     过为期三年务实深入的研究,我校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初中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即将结题。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课题组成员的努力配合下,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懵懂中尝试,在交流中明朗,在实践中收获。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了解了研究工作开展的要求和要点。在理论指导下,我们开展了形式各样的课题研究活动,丰富了课题的形式和内容,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和困惑,形成了我校特色的专题德育模式和体系,先后出台了《励志奋进  和谐发展——坂上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励志德育  多彩花季  培育“四好少年”——坂上初中励志德

 

育实施方案》,《坂上初中“专题德育活动设计”之主题月活动方案》,《坂上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专题德育具体实施方案及架构。如今学生在体验和展示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全员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基本完备,专题式德育活动有序开展,社会美誉度逐年提升。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德育模式,形成励志德育特色

励志,即磨砺心智,激扬志气和志向,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鼓励自己。

所谓励志德育,是指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志向和志气,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最终促成学生形成规范的道德准则。励志德育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内在的道德和精神追求、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关键在于如何去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唤起学生对前途、命运、人生的思考,最终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完善。

励志德育模式是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健康成长,不断提高道德素养的德育教育模式,是指在有关激励理论、德育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逐步形成的体现人文关怀、道德引导等为特征的励志德育的一系列目标、内容和操作方案。

坂中,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在逆境中勇立潮头,在困境中寻求发展,在弱势中奋争成绩。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和谐发展为办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努力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学校文化的精髓便是励志,它以人为本,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道德引导,使学生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完善。2011年,成功获得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

二、注重教育实效,建立全员“励志”的德育队伍

构建德育体系 学校以省级课题《初中有效实施全员德育机制的研究》为依托,确定了“人人德育、德育人人”的理念,构建了“内外结合、全员德育”体系。全体教职员工人人参与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行列中,建立学校、社区、家长三结合教育网络,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社会育人。

创新德育方式 以引导学生参加体验德育活动替代原来的单纯说教的德育灌输式教育方式;以开放性说服教育替代原来的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德育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立足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学校加强对班主任、团队辅导老师的培训,开设班主任沙龙,让老师们带着德育工作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学习理论,共同探讨来提高认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班级主题班会观摩研讨活动,德育结合于学科教学的论文交流活动等,使学校德育越来越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增强了德育实效。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育人功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运用社区舆论对优秀学生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树立典型;对少数后进生,进行帮助与转化,使教育的平台进一步延伸,其效果日益显著。

开展“两制”活动 同时创新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和《学生成长伙伴制》“两制”教育活动,教师担任导师,成为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兴趣特长的发掘者、生活困难的扶助者、习惯养成的帮助者。并通过伙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在自主教育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建立了导师与伙伴组成员间互动、互助、互尊、互爱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和成长。

建立企业大课堂 学校在2009年初,得到地方企业的支持,并在江苏省龙城精锻有限公司设立德育实践基地,依靠社会力量促使学生明确人生志向。学生定期走进周边的大企业,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参观、采访、听报告等方式,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通过对比普通工人的辛苦和企业家的成就,明白人生只有“惜时进取”方能有所成就。

三、搭建专题体验舞台,奏响“专题德育  励志成长”的五彩乐章

(一)文化溢校园

1、励志文化熏陶,引导学生向上

学校十分重视班级励志文化的建设,根据《坂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同学、老师全体总动员,精心策划,创意设计。学生自己制作ppt并写解说词阐释班级文化内涵。各年级评选出班级文化建设“优胜奖”和“最有创意奖”。

此外,学校定期举行励志演讲、读书辩论会、励志典型事例讲座、名人成长史故事大家讲,励志电影展播等,以更直接的方式唤起学生励志向上、积极进取的信心。

2、身边榜样引领,促发“见贤思齐”

学校着力于推进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训,通过班干部能力的提升,在班里充当模范带头的榜样,引领班级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道德观,使学生由规范德育中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励志德育中的主动参与者。少先队择优入团的机制,同样激发着队员们见贤思齐,努力成为共青团骄傲的一份子。

3、优良的学风促养成,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学校以严谨的规范促养成,以优良的风气促养成,以崇高的典范促养成,以丰富的活动促养成。 倡导“三自”、“四会”、“五爱”。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爱自己,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开展“五尊五不”主题活动。开展“良好行为习惯伴我行”系列活动。开展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素养,不仅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文明之风也在坂中蔚然成风。

4悠久校史陶冶,感受坂中“励志”精神。

坂中办学史上的名教师、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于上世纪30年代为学校创作了一首校歌《东南中学校歌》,词作大气蓬勃,满含爱国激情。2013年,常伟春校长提出:“带好一枚校徽、唱响一首校歌、读好一本校史”的爱校活动方略,全面深入推进德育建设;并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夏良先生为校歌重新谱曲。常校长号召全体学生“带好一枚校徽,传承“诚毅”校训;唱响一首校歌,振奋向上精神;读好一本校史,担当圆梦责任。”此外学校还校史为基础,撰写校本课程,提炼出其中所积淀的坂中“励志”文化精神,利用这些校本教材对学生或进行校史教育,阐述校训、校歌、校风、学风的含义,使之成为每位同学共同的行为准则,明确励志内涵

(二)活动展风采

1)诚毅精神教育月,培养“三礼”风貌         

每年的2月、9月,为坂中诚毅精神教育月,在这两个月中,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校史,明确校训,争做品德优良、言谈优雅的好少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坂上初中长久以来形成了非常浓郁的知书识礼氛围,学生和老师间和谐的尊敬、礼让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文明观念的形成和养成。很多初一新生在进校初就能自觉的“知礼、明礼、讲礼、行礼”。

2)励志健康月,培养健康体魄  

每年的10月定为励志健康月,健康不仅仅限于体魄,还在于心理、思想,所以在这个绿色健身月,学校通过运动的磨练、心灵驿站的打造、法制意识的树立才引导学生争做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A  健康阳光的心理知法懂法的意识,为学生的志存高远保驾护航。(负责人:班主任、政教处)

B  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精彩人生。(负责部门:体育组)

C  坂中的篮球文化月,让女篮精神深入人心,激发学生事事奋勇争先。(负责部门:体育组)

3)励志创新月,培养“三力”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努力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积极推动校园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科学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每年11月份,学校举行科技节活动,进行航模、海模、车模等比赛;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通过参观科研场所和基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4)励志风采月,展现“三自”风采                

在每年的12月,学校举办艺术节,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在一学期的努力之后展示才能,同时获得“自立、自信、自强”的成就感。每一次集中展示之前的选拔,将在班级主题班会、社团、兴趣小组内部首先开始,以便让每一个同学拥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此外,耐心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让学生走出学校去领略专业领域的美丽风景。

5)励志感恩月,学会感恩他人                   

每年4月份,定为感恩教育月,努力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学会去理解父母,学会用感恩之情趣接受父母的给予。通过活动的形式,尝试调节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使之更加融洽,营造家庭的和谐氛围。在活动中深化感恩反哺理念,使孩子们深刻领会感恩的含义。

6)励志诚信月,秉承“诚毅”校训             

坂中以“诚毅”为校训,坚持培养学生“诚于做人,毅于学问”的为人准则。每年5月份,定为励志诚信月。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以诚待人、以信立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才能使社会处于良性的发展之中。然而现今说谎、没有责任心、不讲信用、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中学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自己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只有诚实守信,才能立足于社会,诚实守信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诚实守信可以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和赞誉。

7)励志奋进月,激发奋发图强                  

每年的6月、12月,定为励志奋进月,通过各类活动的评比、表彰,引导学生正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但是勤奋、上进的欢乐旋律并不只是在这两个月响起。从学期初开始,学校就会通过主题班会,“导师、伙伴”引领等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自己的成长奋进目标。

四、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各类活动的开展,均有相应的评比机制,优胜学生获奖同时还获取相应的四好少年勋章。每学期学生可通过自我申报,撰写自己励志事迹,经班级全体同学评议、班主任评议,优秀学生上报学校获取相应勋章。学校共设立:

励志礼仪星——争做品德优良,团结友爱好少年

励志爱国星——争做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好少年

励志健康星——争做体魄强健,活泼开朗好少年

励志进取星——争做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好少年

多年来学校秉承德育为先,以德促智的育人理念,依托课题研究大力开展学生文化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努力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互相合作、奋勇争先的品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掘学生潜能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心地淳朴善良,待人热情大方,师生和谐相处,同学间彬彬有礼,文明礼仪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我校学生虽生在农村,但有着积极参与,奋勇拼搏的精神,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主题班会《撑起一把平安伞》,在武进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比中获一等奖;《沟通——打开心灵之窗》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获常州市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方案一等奖;杨黎、梅彩虹老师获2012年常州市学校生命教育优秀成果评选结果(主题班会方案)二等奖。学校先后获常州市青少年举重比赛初中组团体第二名,武进区运动会青少年篮球比赛女队获第二名、男队获第五名。武进区第二届中小学生航空模型团体三等奖。武进区中小学舞蹈比赛获三等奖,武进区校园DV大赛评比优秀奖。区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多名学生在区征文、作文比赛中获奖。常州市女篮二等奖、武进区一等奖,区田径运动会第三名,区踢毽团体第六名,区跳绳团体第三名,区象围棋团体第六名,区优秀团队观摩活动评比一等奖,多名学生在征文写作、金钥匙、电脑制作、航模等比赛中获奖。武进区中小学生命教育展评一等奖、常州市示范奖。

   五、掌握专题德育模式和策略,教师教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一)理论研究的收获

1、进一步深入理解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科学发明本身可能并不具有道德的意义,但是科学精神却完全具有道德的意义。科学精神的贫困构成了科学革命和创新成果的思维背景,因而他们只能把科学理解为一种对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研究,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从外部把握自然、把握社会的一种努力。我们曾对初一某班42名学生作过一次调查和讨论。题目很简单:“你认为是多读一点书好还是少读一点书好?”答案令人惊奇,竟有19名同学(占总人数的45%)认为少读书好。理由可归纳为两条“(1)都去读了大学,谁来农村种地。(2)现在大学毕业生很多找不到工作,还去读啥书?这些学生的答案是农村中一些人员思想的反映,这恰恰是科学精神贫困的真实写照。我们对这19名同学作进一步的了解,他们正是班级内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同学。从这里也可看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是相辅相成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服务的,因此,作为能够称之为人才的人,他们不仅是科学意义的缔造者,也应该是人生意义的缔造者,只有对人类和社会的命运有深切的把握和关心,才能对人类的科学问题保持有高度的敏感和清醒的认识,才能赋予那些科学公式、计算、猜想以活生生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认识我们的素质教育,那就是:我们既要加强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培养,更要相应地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哲学思辨能力等等。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促进体验,实现内化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有人把过去德育教育的方式称之为不道德的德育教育。因为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违背了教育者的意志,不受欢迎,成效甚微,浪费了学生的青春年华,这当然是一种十足的不道德行为。人本学派的一个观点是:脱离了感情的智慧是空虚的、无意义的。为了全人格的发展,认知学习必须同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进行的是一种“颈部以上“的学习,它只强调记忆、认知、思维等的训练和培养,却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情绪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业成绩和心智发展。

许多成功的德育活动往往抓住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促进体验、实现内化。

创设情境:根据某个教育目的,从学生现有的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媒介,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场境,以便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激发情感: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特点,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比较容易反映出来,但情绪维持时间不长,且极不稳定。因此通过适当的教育情境,引发出学生一定的情绪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体验阶段。

促进体验:教师引导得法,才能促进学生的体验。体验是人们的亲历感受,主要有实际体验和心灵体验两类。但不管是哪一类,学生都必须把适时的感受与本身原有的经验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新的体验。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将学生原有的经验挖掘出来,从而促进两者的结合。

实现内化:教师应帮助学生将新的体验进行比较、概括、分析、综合,实现道德认知的新的构建,从而形成新的、稳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

    (二)教师教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老师们加强了自身的学习,在强化德育研究的同时,不断更育人理念,在互帮互助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一支“团结、务实、敬业、创新”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梅彩虹、陈剑获常州市第四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杨黎、梅彩虹老师获2012年常州市学校生命教育优秀成果评选结果(主题班会方案)二等奖;唐莉敏老师获2012年常州市学校常规德育活动创新案例二等奖;唐莉敏老师《学生是老师最大的财富》在2012年度武进区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比中分获二等奖;杨黎老师的活动方案《文化的浸染,润物无声——依托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低碳德育工程》获武进区中小学“低碳德育工程”优秀项目评选特色奖;王晓峰老师《心美,一切皆美——例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获区年会德育论文一等奖;唐莉敏老师《学生是老师最大的财富》获区年会德育论文二等奖;杨黎老师《三段式“小组合作管理”成长阶梯初探——加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获区年会德育论文二等奖;王晓峰、杨黎老师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评比教案组二等奖;张明星老师在常州市常州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比中获入围奖;张明星老师、唐莉敏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主任;杨黎老师《打造心灵驿站 培养阳光少年-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在2012年度武进区少先队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吴秀兰老师《用心浇灌道德之花,浅谈多媒体在少先队活动中的运用》在2012年度武进区少先队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六、学校内涵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依托课题,学校全力推进文化育人工程。多年来,学校秉承“德育为先,以德促智”的育人理念,着眼“文化育人”的文化建设理念,建设“诚于做人、毅于求学、励志奋进”的学校主题文化。学校依托老校丰厚的历史文化,挖掘坂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坂中名人为教育资源,编写校史为励志典范,创建“励志”为重点的德育工作特色。以省级课题《初中有效实施全员德育机制的研究》为依托,确定了“人人德育、德育人人”的理念,构建了“内外结合、全员德育”体系;以省“十二五”课题《初中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为引领,为学生搭建“励志成长”体验舞台;在打造学生主动学习型课堂的同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浸染“诚毅、励志、奋进”的精神,使教师品正业精、学生淳朴向上、学校底蕴深厚。

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武进区行风建设先进学校、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德育先进学校、十佳“312”教育均衡发展突出贡献学校;获得常州市第四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获武进区中小学“中华诵•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经典诵读比赛二等奖;获生命教育展评武进区一等奖,常州市示范奖;2012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网站评比结果二等奖;2013年初三(2)班获常州市教育系统红旗团支部;201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命教育周精品活动展评优秀奖。女子篮球队更是屡获武进区第一,连续多年在常州市获得第一、二名。

 

五、鉴定组名单

 

 

姓名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现从事专业

签名

 

 

 

 

 

 

 

 

 

 

 

 

 

 

 

 

 

 

 

 

 

 

 

 

 

 

 

 

 

 

 

 

 

 

 

 

 

 

 

 

 

 

 

 

 

 

 

 

 

 

 

 

 

 

 

 

 

 

 

 

 

 

 

 

 

 

 

 

 

 

 

 

 

 

 

 

 

 

 

六、专家组鉴定意见概述

 

 

 

 

 

 

 

 

 

 

 

 

 

 

                          鉴定组组长(签名)        

                                       (盖章)

   

 

七、鉴定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八、审批意见

 

 

 

 

 

 

                省教育学会签章: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大刘寺 电话:0519-8673798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