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 研 课 题中期评估表
录入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5年01月29日

附件一: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 研 课 题中期评估表

 

 

 

 

 

 

 

 

 

 

 

 

                省级十二五课题           

 

                                     

 

      《初中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

 

        常伟春       杨黎           

 

负责人所在单位       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2013.05               

       

拟中期评估时间               2013.05               

 

 

 

 

 

         20135

一、课题组核心成员(不超过10人)研究概述

           

常伟春

2010年常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4年常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礼嘉镇优秀党务工作者,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武进区人民政府嘉奖,武进区第二轮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成果二等奖,武进区2010年度教科研优秀成果评比贰等奖。

杨黎

德育论文《三段式“小组合作管理”成长阶段初探--加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获江苏省蓝天杯二等奖;论文《打造心灵驿站培养阳光少年--探索初中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获武进区少先队论文大赛一等奖;德育论文《加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获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大赛二等奖;“创新杯”作文征文获壹等指导奖;2013年度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2013年度武进区优秀团干部;武进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主题班会《担当责任助我成长》获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活动方案类二等奖;武进区德育先进工作者

唐莉敏

常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武进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2012常州市学校常规德育活动创新案例评比中荣获文字类二等奖;2010年度武进区优秀团队观摩活动壹等奖;论文《学生是老师最大的财富》获二等奖;论文《挖掘内涵,走出误区,让英语阅读教学有情有益二等奖;论文《巧用教学案,积极构建自主英语课堂》二等奖;论文《巧用多媒体,增强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三等奖;论文《优化策略,唤醒初中英语口语训练》三等奖;论文《实践.反思.进步》三等奖;论文《巧用策略,激活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壹等奖;论文《赏识教育 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贰等奖;论文《以错促学,错中求知,巧用错题资源》壹等奖

吴秀兰

论文《导读、导情、导思、导行--班主任引导艺术初探》获一等奖;2013年度教育系统五四红旗团支部;家校联系优秀教师

梅彩虹

第五批常州市中小学教坛新秀;主题班会《担当责任助我成长》获方案类二等奖;丙烯画《变迁》获二等奖;论文《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获壹等奖;第七届金太阳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教育辅导三等奖”;第四届“生命之水”评为优秀指导教师;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二等奖;“我家幸福年”电子报、手抄报获指导类一等奖

刘鸭华

武进区优秀航海模型教练员;2013年武进区优秀航海模型辅导员;

2012年武进区优秀航海模型辅导员;2012年武进区优秀教练员;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论文《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特征》发表  

刘四春

班级荣获2013年先进班集体;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与多媒体的相互融合》发表;

武进区区政府嘉奖

陈剑

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优秀班主任;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优秀指导奖

李惠芬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个人;论文《谈谈如何做一名幸福的农村英语教师》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大赛贰等奖

张明星

武进区“文明礼仪班级”;论文《浅议初一年级和谐班集体的构建》市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会二等奖;武进区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提名奖;常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区少先队年会论文、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研究什么问题;怎样开展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限2000字以内)

 研究问题:课堂观察具体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课堂观察,从大的方面来说包含四个维度,即课程、教师、学生和课堂文化。课堂观察的方式与方法应用多种方式(如案例分析研究、叙事研究、对选定教师进行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手段(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摄录教师教学片断等),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研究。

     课题组的组建。自主申报,择优加入,兼顾各学科的全面涵盖。秉承我校全员德育的德育实施理念。

     课题研究培训与学习:课题组组建之后,对全体组员进行有计划的集中培训,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目标以及每个组员的研究任务和研究侧重点。并采取集中统一培训学习和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初中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及专题德育研究的理论进行认真系统的研读,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有效方法,同时开展课题组研讨沙龙交流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得和困惑。

制定明确的研究计划:每学期开学初课题组都将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的计划和研究方案,每位组员也制定各自的研究计划,课题组层面和组员个人层面在课题研究上都是计划清晰明了的。在制定计划中都要凸显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推进的过程及步骤。

行动研究,扎实开展。在课题组统一部署下,每位组员依据课题研究的分工和个人研究的侧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研究活动,有理论资料的搜集;有信息技术的研究;有德育活动的开展;有实验课、研究课的开设、有德育活动专题整合的探索;有课外活动实践基地尝试性的建设及活动的有序开展;有组员对于研究的反思;同时有教科研论文的撰写。

依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积极尝试德育内容形式的转型。与时俱进,中期评估前我校把专题德育研究的重点放在班会课内容和形式的转变的深度研究上,积极尝试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搜集功能和交互功能,进行专题式班会课的研究。每一个年级,每一个月都以德育专题的形式开展班会活动,并要求课题组成员中的班主任,积极开设研究课,所有成员走进课堂,去观察、去反思,去研究信息技术如何合理、高效的运用到班会课的德育教育中去。刘四春老师的班会课“雷锋——矗立的丰碑”,学生的充分准备,娴熟的媒体操作,精采的课堂演绎,让每个在场的老师无不惊叹。

依托全员德育,多元展开专题德育的研究:

(一)改变模式,构建体系,建立全员“励志”的德育队伍(负责人:何友明)

构建德育体系  学校以省级课题为依托,确定了“人人德育、德育人人”的理念,构建了“内外结合、全员德育”体系。

创新德育方式  引导学生参加体验活动;以开放性说服教育为主;德育过程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尊重学生其的内心感受,立足其持续发展。

开展“两制”活动 创新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和《学生成长伙伴制》“两制”教育活动,建立了导师与伙伴组成员间互动、互助、互尊、互爱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和成长。

建立企业大课堂 学校在江苏省龙城精锻公司设立德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依靠社会力量促使学生明确人生志向。

 (二)优化专题德育设计是课题研究的核心。

建立校园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创设浓厚德育文化氛围,调动德育资源和时空。由学校组织精干教师在校园网上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德育网站,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调度教育资源,把与德育资源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专题德育的开展依托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利用网络形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德育素材。

2.建立班级网页、QQ群或班级论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
   3.建立个人网页,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4. 创设跨时空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心灵的沟通     

   5.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专题德育设计范例展示。

   学校层面为了凸显专题德育的魅力,政教处协同团队和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展示如下:

搭建舞台,奏响“励志成长”五彩乐章

1、文化溢校园                               负责人:杨黎

1营造书香校园,滋养学生成长

书香校园的创建,辅华读书园的打造,学校校本课程《读书与人生》的开课,多彩读书活动的展开,进一步引领学生励志的方向,为学生提供励志的动力源泉。

2)励志文化熏陶,引导学生向上

根据《坂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积极开展班级励志文化建设。定期举行励志演讲、名人成长史故事大家讲,励志电影展播等,以更直接的方式唤起学生励志向上、积极进取的信心。

3)身边榜样引领,促发“见贤思齐”

学校着力于推进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训,通过班干部能力的提升,在班里充当模范带头的榜样,引领班级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道德观。少先队择优入团的机制,同样激发着队员们见贤思齐,努力成为共青团骄傲的一份子。

4悠久校史陶冶,感受坂中“励志”精神。

学校将以坂中校史为基础,撰写校本课程,提炼出其中所积淀的坂中“励志”文化精神,利用这些校本教材对学生或进行校史教育,阐述校训、校歌、校风、学风的含义,使之成为每位同学共同的行为准则,明确励志内涵

2、活动展风采

1)诚毅精神教育月,培养“三礼”风貌          负责部门:政教处

每年的2月、9月,为坂中诚毅精神教育月,在这两个月中,学校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校史,明确校训,争做品德优良、言谈优雅的好少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坂上初中长久以来形成了非常浓郁的知书识礼氛围,学生和老师间和谐的尊敬、礼让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文明观念的形成和养成。很多初一新生在进校初就能自觉的“知礼、明礼、讲礼、行礼”。

2)励志健康月,培养健康体魄  

每年的10月定为励志健康月,健康不仅仅限于体魄,还在于心理、思想,所以在这个绿色健身月,学校将通过运动的磨练、心灵驿站的打造、法制意识的树立才引导学生争做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A  健康阳光的心理知法懂法的意识,为学生的志存高远保驾护航。(负责人:班主任、政教处)

B  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精彩人生。(负责部门:体育组)

C  坂中的篮球文化月,让女篮精神深入人心,激发学生事事奋勇争先。(负责部门:体育组)

3)励志创新月,培养“三力”能力                负责人:刘鸭华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努力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积极推动校园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科学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每年11月份,学校举行科技节活动,进行航模、海模、车模等比赛;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通过参观科研场所和基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4)励志风采月,展现“三自”风采                 负责人:徐全燕

在每年的12月,学校举办艺术节,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在一学期的努力之后展示才能,同时获得“自立、自信、自强”的成就感。每一次集中展示之前的选拔,将在班级主题班会、社团、兴趣小组内部首先开始,以便让每一个同学拥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此外,耐心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让学生走出学校去领略专业领域的美丽风景。

5)励志感恩月,学会感恩他人                    负责人:梅彩虹

每年4月份,定为感恩教育月,努力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学会去理解父母,学会用感恩之情趣接受父母的给予。通过活动的形式,尝试调节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使之更加融洽,营造家庭的和谐氛围。在活动中深化感恩反哺理念,使孩子们深刻领会感恩的含义。

6)励志诚信月,秉承“诚毅”校训              负责部门:教导处

坂中以“诚毅”为校训,坚持培养学生“诚于做人,毅于学问”的为人准则。每年5月份,定为励志诚信月。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以诚待人、以信立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才能使社会处于良性的发展之中。然而现今说谎、没有责任心、不讲信用、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中学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自己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只有诚实守信,才能立足于社会,诚实守信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诚实守信可以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和赞誉。

7)励志奋进月,激发奋发图强                   负责部门:政教处

每年的6月、12月,定为励志奋进月,通过各类活动的评比、表彰,引导学生正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但是勤奋、上进的欢乐旋律并不只是在这两个月响起。从学期初开始,学校就会通过主题班会,“导师、伙伴”引领等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自己的成长奋进目标。

养成教育专题下的班会课研究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追本溯源心怀感恩,传统美德的养成。

   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

依托篮球特色,奋勇争先精神的养成。

明确目标,树立理想,目标理想意识的养成。

   知法、懂法、学法、守法、用法,法制观念的养成。

   好习惯受用终身,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家校互动专题式班会的研究:

和爸爸妈妈同上一节课。

家长邀请学生走进企业,观摩工作现场。
邀请家长开设“家长讲坛”。

研究现状和程度:

    课题研究扎实开展,主要侧重于对相关理论著作的研读,侧重于行动研究,教师开设研     设研究课,组员的评议和探讨,沙龙式的研究,并对课例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是实践层面上的研究探索。至于这些研究到底会产生怎样的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印证,因此今后的研究,我课题组将组织成员进行深切的反思是研究,进行案例的剖析和研讨,对已经实践的做法在反思的基础上结合理论验证其可行性,就目前而言我校的课题研究仿佛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但有些旁逸斜出的枝条需要修剪,摒除无效的研究,由广度的摊铺式的研究,转化为深度挖掘式的研究,作为研究者我们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研究中去发现有待解决的既存问题,积极思考解决之法,这样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从而将科研水准提高到更高的境界。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学校有收获:

我校秉承德育为先,以德促智的办学理念,重视德育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武进区行风建设先进学校、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德育先进学校、十佳“312”教育均衡发展突出贡献学校;获得常州市第四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获武进区中小学“中华诵•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经典诵读比赛二等奖;获生命教育展评武进区一等奖,常州市示范奖;2012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网站评比结果二等奖;2013年初三(2)班获常州市教育系统红旗团支部;201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命教育周精品活动展评优秀奖。

教师得发展:

通过努力,老师们加强了自身的学习,在强化德育研究的同时,不断更育人理念,在互帮互助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一支“团结、务实、敬业、创新”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梅彩虹、王晓峰、李燕、陈剑获常州市第四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杨黎、梅彩虹老师获2012年常州市学校生命教育优秀成果评选结果(主题班会方案)二等奖;唐莉敏老师获2012年常州市学校常规德育活动创新案例二等奖;唐莉敏老师《学生是老师最大的财富》在2012年度武进区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比中分获二等奖;王晓峰老师《传承“诚毅校训”,优化德育特色,发展校园文化》获武进区第三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方案三等奖;王晓峰老师《心美,一切皆美——例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获区年会德育论文一等奖;唐莉敏老师《学生是老师最大的财富》获区年会德育论文二等奖;杨黎老师《三段式“小组合作管理”成长阶梯初探——加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获区年会德育论文二等奖;王晓峰、杨黎老师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评比教案组二等奖;张明星老师在常州市常州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比中获入围奖;张明星老师、唐莉敏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主任;秦艳老师《打造心灵驿站 培养阳光少年-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在2012年度武进区少先队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殷微萍老师《用心浇灌道德之花,浅谈多媒体在少先队活动中的运用》在2012年度武进区少先队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学生更优秀:

多年来学校秉承德育为先,以德促智的育人理念,依托课题研究大力开展学生文化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努力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互相合作、奋勇争先的品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掘学生潜能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心地淳朴善良,待人热情大方,师生和谐相处,同学间彬彬有礼,文明礼仪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我校学生虽生在农村,但有着积极参与,奋勇拼搏的精神,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主题班会《撑起一把平安伞》,在武进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比中获一等奖;《沟通——打开心灵之窗》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获常州市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方案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常州市青少年举重比赛初中组团体第二名,武进区运动会青少年篮球比赛女队获第二名、男队获第五名。武进区第二届中小学生航空模型团体三等奖。武进区中小学舞蹈比赛获三等奖,武进区校园DV大赛评比优秀奖。区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多名学生在区征文、作文比赛中获奖。常州市女篮二等奖、武进区一等奖,区田径运动会第三名,区踢毽团体第六名,区跳绳团体第三名,区象围棋团体第六名,区优秀团队观摩活动评比一等奖,多名学生在征文写作、金钥匙、电脑制作、航模等比赛中获奖。武进区中小学生命教育展评一等奖、常州市示范奖。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一路前行一路歌,课题研究在懵懂中尝试,在交流中明朗,在实践中收获,而今,希望能在反思不足中集聚前行的动力。

不足之一:侧重于实践,缺乏由实践到反思到理论总结的升华。研究属于粗放型,研究的面铺的比较开,但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不足之二:专题德育的研究要依托于信息技术,要能将两者的研究整合,而就目前而言,两者的衔接不够紧密,在研究中有些各自为政,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和专题德育研究的有机融合。

不足之三:专题德育实践上做了很多研究,对于理论的总结提升高度还不够,缺乏系统的理论反思和总结。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下阶段研究计划:

     我课题组将组织成员进行深切的反思是研究,进行案例的剖析和研讨,对已经实践的做法在反思的基础上结合理论验证其可行性,就目前而言我校的课题研究仿佛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但有些旁逸斜出的枝条需要修剪,摒除无效的研究,由广度的摊铺式的研究,转化为深度挖掘式的研究,作为研究者我们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研究中去发现有待解决的既存问题,积极思考解决之法,这样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从而将科研水准提高到更高的境界。

主要措施:

完善奖惩机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表现突出的组员予以经济上的奖励。要求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专项拨款,保证研究的顺利开展,同时对表现突出的组员给予评优评先的优先权。以此来激励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热情。

     进一步规划课题研究的方向,制定更为明确的研究目标,前一阶段主要是由理论研读到实践探索,而下一阶段课题组将会回归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课例剖析,深度反思,摒除无效课科研探索,由实践再次进行理论的回归升华,为下一步进行更为精细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索做准备。

发挥集体的力量,全员德育,课题组将和政教处紧密配合,将课题研究的范围从课题组推向全校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的排头兵——班主任,通过群策群力,把课题研究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六、评估小组意见

 

 

 

 

 

 

 

 

 

 

 

 

 

 

 

 

  

 

 

 

 

 

 

 

 

 

 

 

 

 

 

 

 

 

 

 

 

 

八、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组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大刘寺 电话:0519-8673798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