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青少年摄影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录入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4年09月28日

青少年摄影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青少年摄影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利用青少年摄影活动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将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摄影活动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让每一位学生在参加摄影活动的过程中,增长技能、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摄影指导教师应尽之责。

青少年摄影教学活动的特点

摄影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首先,摄影教学内容具有现代性与广泛性。摄影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涉及的门类很多,如计算机技术、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环保、海洋、生物、人文、历史、美术、语文等等,兼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

其次,教学方法体现实践性与综合性。基于摄影技术的现代性与涉及内容的广泛性,摄影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它要求我们努力将科技与艺术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美育与德育结合、创新与实践结合。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平台。

另外,教学效果具有直观性。摄影具有纪实性和可视形象的特点。只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摄影题材,都是由摄影者的思想和摄影技术技巧两大要素融合而成的。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所使用的工具——照相机已从传统的使用胶卷转化为数码照相机,数码照相机不但操作越来越便捷,而且拍摄的效果可以通过显示屏立刻展示,因此摄影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教学效果的直观性。

摄影活动中德育内容的有机渗透

德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加强青少年德育要从青少年摄影活动的实际出发,渗透德育主要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活动,所以活动方案的设计就显得特别重要。

摄影活动方案设计要使青少年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青少年摄影活动的设计要从青少年摄影活动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出发,要让青少年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把活动设计成为一项融思想品德、人格塑造、知识运用、技能发展等有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授课形式,让他们带着照相机到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去,寻找与发现、记录与创造社会生活的真、善、美,把在摄影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中的客观现象融为一体,从而拍摄(创作)出充满个性和富有理性的艺术作品。

德育渗透要贯穿设计青少年摄影活动方案的全过程

活动目的是活动的灵魂。青少年摄影活动是一项教育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要蕴含一定的教育目的,像“红色之旅百万少年聚焦上海——上海市中小学生摄影大赛”,通过采访拍摄“一大会址”“周公馆”等活动场馆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生态上海、健康上海”摄影比赛,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为建设“健康上海、生态上海、精品上海、数字上海”作贡献;在创作拍摄活动中,提高青少年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项活动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的方式与方法,同样的活动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活动形式,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法。近年来我们配合“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的即时摄影比赛,很受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大家在同一环境中用摄影庆祝祖国的生日,不但提高了摄影技能、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而且很自然地增强了自豪感。

目的确定后,就要根据目的、要求编排活动的程序。即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和活动评比阶段。像“红色之旅百万少年聚焦上海”:在准备阶段,我们开设了系列“红色之旅”摄影辅导讲座;活动实施阶段,我们在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了多次学生集体采访活动;评比阶段,我们又举办了“红色之旅”作品展览活动,让学生再一次回顾活动的全过程。

摄影活动中做好德育渗透的几个环节

在摄影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要改变光抓智育,忽视德育的旧观念,注意德、智、体、美诸育共同发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青少年摄影活动中德育设计的灵魂,是贯穿活动全过程的一种理性认识,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构建。因此,摄影指导教师要通过摄影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育技”的基础上“育心”。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这一群体在德育中担当特殊、重要的使命,他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充分发挥摄影艺术的“中介”作用,达到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摄影教学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对青少年来说,“艺术”是一个玄妙的概念,对什么是题材、什么是创意、什么是意境和哲理等等均不甚了解。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刚刚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许多学生仍然停留在“感知”阶段,他们对社会和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往往一知半解,因此,如何在技术性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与美育素质渗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摄影艺术也不例外。文学是艺术创作的促进剂,它会启迪灵感、激励情感。因此,在开展摄影活动中要让学生多谈一些古典诗词、现代散文、中外名著等,并要求他们能写一些创作随笔、采访见闻、作品评论(也可以是照片说明),使他们加深对事物、事件的理解,从而了解事物的内涵,创作出充满情感的作品。同时要经常带学生去参观影展、美展;经常播放一些优秀的摄影、影视艺术精品录像和幻灯片来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吸收各类艺术之长,学习和借鉴其他艺术,以此来熏陶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大刘寺 电话:0519-8673798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