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加分项目
-
- 11-21坂上初级中学女篮再创辉煌:区第一、市初中女子组冠军
- 11-21学校获奖
- 11-21武进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航空模型竞赛中学团体三等奖
- 11-21武进区“诚信廉洁教育示范学校”
- 11-21第五届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 11-2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校获奖统计
- 11-2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校获奖统计
- 11-2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校获奖统计
-
最新更新
-
- 06-23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
- 05-20关于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实施意见
- 03-18坂上初级中学控制体罚与变相体罚的措施
- 11-20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活动计划表
- 11-20坂上初级中学教师政治、业务学习与培训制度
- 10-20武进区坂上初中教育收费公示栏
- 09-0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02-0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文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
坂上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纲要与教学计划发布时间:2011/11/20 0:00:0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一、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早期,是人生三大关键期(青春期、成人期、更年期并称为三大关键期)之一,处于心理断乳期,身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遭遇重重的冲突与矛盾,此时他们被迫面临以下三种变化:一是在生理上,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其面临着突如其来的生理上的迅速成熟;二是在心理上,出现心理断乳的种种矛盾与冲突的心理表现;三是在角色身份、学习环境上,他们将面临新环境、新的角色要求。但由于其心理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生理的发展,这一切纷至沓来的变化都让他们猝不及防,难免会表现出冲动性、无助等不良反应,需要学会积极的适应。所以,此学段需要在心理教育方面加强适应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规范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还应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包括悦纳自己的变化,)满怀欣喜之心迎接成长所带来的一切变化。
二、 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课的主要任务有五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自我认同、自我接纳等。 2、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创造性人才、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人。3、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多种思维。4、帮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的精神最优化,即掌握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有一般的心理调节方法,升学择业、中考心理辅导。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处理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心理问题,学到成长所需的经验。具体说来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适应问题:包括学会适应初中的环境、角色及青春期的变化;帮助初中生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正面临的三大变化,学会适应这些变化;了解青春期带来的变化,并明白这些变化是正常的;教给学生适应环境与成长的一些规则与方法;
2、心理保健:了解心理健康常识及危机干预知识;
3、情绪管理:学会自我控制与有效管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人际交往:帮助初中生树立开放健康的交往态度,初步掌握自我调节与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
各年级的具体目标是:
初中三年级:主要面临的是升学压力问题。
心理素质以树立意志品质为主;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初中二年级:主要面临的是异性交往与学习策略问题。
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形成心理健康意识;有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辅导心理素质以良好性格培养为主;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学会与异性的健康交往,学会与家长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初中一年级:主要面临的是适应问题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心理素质以适应性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为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感悟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最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学习、生活和交往;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三、 教学形式:
心理教育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而心理教育应当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故事或游戏导入+活动体验+感悟成长。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运用精心设计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施加积极影响,促进学生成长。
四、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根据上述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的要求,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于适应能力、行为规范与习惯的教育,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围绕各自年级心理成长主题,主动塑造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自我调节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具体内容及其进度安排见下表: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进度表
周次
目 录
课时
备注
专题一:健康从心开始
1-2
1、心理健康常识与危机干预
2
健康是1,财富、美貌、名誉、地位是其后的0
专题二:角色适应
3-4
2、我是初中生--学会适应(青春期与中学生)
2
5
3、我的社会支持系统与我的家庭树
2
我和爸爸妈妈
小汤姆与妈妈的清单
专题三:给青春期画像
6-7
4、我是谁?
2
8
5、少年初识愁滋味--我与变化
2
讲座:《成长的烦恼》
给"青春期"画像
专题四:人际与沟通
9
6、人际关系中的我
1
10
7、我的沟通状态
1
12
8、益友与损友
1
13
9、入乡随俗--我与规则
1
《修补你心灵的破窗》--从破窗理论谈起
专题五:情绪气象台
14
10、我的情绪
1
画我的情绪线
15
11、情绪维他命
1
专题六: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16
12、我心目中的好男生(男子汉形象)
1
17
13、我心目中的好女生(淑女形象)
1
18
14、我眼中的不良少年
1
19
15、学会优美
1
20
16、我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1
21
17、我的生命线
1
专题七:时间管理与情绪管理
22
18、时间馅饼--我与时间管理
2
生命中的大石头
19、情绪馅饼
让烦恼沉入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