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18日 点击次数: 作者:马志宏 来源:转载
“抄书”是古人常常运用的读书方法之一。据说,南齐有个叫沈麟士的人,他一生之中抄了许多古书。谁知在他八十多岁时,家遭火灾,所抄之书毁于一旦。可是他毫不灰心,发奋重抄,又达两三千卷,分装了几个大箱。难怪“革命老人”徐特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此话很有道理。
说起“焚书”,西晋初年夏侯湛老实求教、不存糟粕的“焚书”美德,却鲜为人知。当时陈寿与他不约而同地撰写前朝史令《魏书》。夏侯湛获悉陈寿的那部比自己所写的“棋高一着”,他赶紧找来认真拜读,看后果然如此。于是他将自己撰写的《魏书》丢入火炉之中。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惜书”如命,每次就读前夕,反复揩洗桌面,吹走灰尘,铺上薄毯,毕恭毕敬把书平铺于上认真阅读。每看完一页,先用大拇指轻轻捏起书边,再慢慢一翻而过,几十年如此,凡他读过之书,毫无褶皱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