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吃什么? | ||||||||
|
||||||||
防辐射吃什么?黑芝麻益肾,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身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紫苋菜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的作用,与其含硒有关。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对抗辐射的能力。 绿茶中的茶多酚,不仅有抗癌和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的效果,还可以抗辐射。每天喝绿茶对身体非常有益。茶叶中还含有脂多糖,能改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等。 番茄红素不仅具备卓越的抗辐射能力,且抗氧化能力极强。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红葡萄等水果及蔬菜中。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必须用油炒过才能被人体吸收。 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多吃海带、螺旋藻之类等,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 防放射性污染:手帕护口鼻减少九成放射性物质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导致的核辐射,公众以及有关部门该如何应对?昨天,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陈建民教授进行了详细解答。 问:怎么知道体内已受到放射性污染? 答:固定式或车载式体外测量装置可用于测量沉积在全身、肺部或甲状腺内的放射性核素。测量前应仔细洗浴,更换干净的衣服,以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从测量时获得的体内放射性污染量可以推算出最初经食入或吸入途径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生物样品包括尿、粪、血液、呼出气、鼻拭物、唾液和汗。在进入污染场所时若有条件可佩戴个人空气采样器,直接估计佩戴者的放射性核素吸入量。 问:必要的防护措施及应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指人员呼吸道和体表的防护。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用简易方法(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的剂量减少约90%。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对人员体表进行防护。当人们开始隐蔽及由污染区撤离时,可使用这些简易的防护措施。 应对已受到或怀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方法简单,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不要因人员去污染而延误撤离或避迁。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而且是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进行呼吸道防护。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可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形成污染。听从当地主管部门的安排,决定是否需要控制使用当地的食品和饮水。出现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 在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的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隐蔽是可能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之一。隐蔽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天。在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的突发事件后,撤离是早期和中期采取的防护措施之一。 问:什么情况下服用稳定性碘? 答:在涉及放射性碘的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浓集于颈前部的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此时,服用稳定性碘是减少甲状腺对吸入或食入的放射性碘吸收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有些人群,如妊娠妇女、婴儿、儿童和16岁以下青少年以及一些疾病人群在服用稳定性碘时应予以注意。 专家称短时间低剂量核辐射对人体无害 日本核危机之后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3月15日,我国卫生部发布消息称,高于100豪希辐射损害健康,关键时候碘化钾可以派上用场。环境保护部(国家核 安全局)同时发布信息,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近期辐射也不会扩散到我国。 低于100毫希没危害高于4000毫希可致命 卫生部网站发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问与答》专门指出,对于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烟云经过长距离的输运后,是不大 可能出现如此高剂量照射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受到各种辐射,不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当短时间的辐射剂量低于100毫希的时候,对人 体没有危害。高于4000毫希时,对人体是致命的。 当短时辐射物质摄取量低于100毫希时,对人体没有危害;100毫希~500毫希时, 没有疾病感觉,但在血样中白细胞数在减少;1000~2000毫希时,辐射会导致轻微的射线疾病,如疲劳、呕吐、食欲减退、暂时性脱发、红细胞减少 等;2000~4000毫希时,人的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极度减少,有内出血、呕吐等症状;大于4000毫希时,将会直接导致死亡。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人们用希弗作为国际单位,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希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人们通常使用毫希、微希。1毫希等于 1000微希。对于日常工作中不常接触辐射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微希~2000微希。 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我国某些高本底地区每年3.7毫希;宇宙 射线每年0.45毫希;水、粮食、蔬菜、空气每年0.25毫希;土壤每年0.15毫希;佩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 毫希;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做一次胸部透视也会吸收0.02毫希的辐射。 服碘防护必须与多种防护相结合 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应急状态下为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接受的核辐射剂量可采取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隐蔽、撤离、服碘防护、通道控制、食物和饮水控制、去污,以及临时避迁等。 摄取放射性碘会影响甲状腺,特别是对0~18岁的人群。为防止放射性碘的内照射危害,应根据国家应急计划中的相关标准服用稳定性碘。碘片不能保护来自于体外的放射性和被身体吸收的除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所以碘甲状腺阻断在多数场合必须与其他防护措施综合使用。 《问 答》还细致说明,在暴露前预防性服用碘化钾,可防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并降低甲状腺癌的长期风险。为了充分发挥稳定碘的作用,需要在受照前或者受照后 尽快服用稳定碘片。即使在事故后几小时,通过服用仍然可以阻止甲状腺对50%碘的吸收。为了防止吸入放射性碘同位素,通常一片剂量的稳定碘就足够了,它可 以起到24小时持续保护作用,在含放射性碘同位素的烟云来袭时对甲状腺起到了充分的保护作用。 粪便尿液可检测是否被污染 淋浴除放射性污染 近来,与核辐射相关的信息,恐怕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了。而大多数人,对于核辐射的了解也少之又少,究竟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已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如果被污染了怎么办?国内相关专家对此做出了指导。 核辐射发生后,人体可能摄入放射性碘,集中于甲状腺内,使该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固定式或车载式体外测量装置可用于测量沉积在全身、肺部或甲状腺内的放射性核素。生物样品包括尿、粪、血液、呼出气、鼻拭物、唾液和汗,但通常是尿和粪样。早期粪样的监测结果有助于判断人员是否受到体内放射性污染,多数情况下宜收集24小时全尿,有时还由于测量方法灵敏度所限而需要分析几天合并的尿样。(参考2006年北京:科学出版社陈竹舟 叶常青 《如何应对核与辐射恐怖》) 已经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应采用淋浴的方式去除污染。此外,脱下已经被污染的衣物,将其妥善保管,之后再做安全处理。 而目前流传的吃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的传言,专家也明确表示,此举并无科学依据。据浙江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称,碘盐中的碘含量相对较低,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如果盲目自行服用大量碘盐,反而会损害健康。而且,目前我国环保部门和国家核安全局的辐射监测值显示,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影响,大家更无需恐慌,不必大量购买碘盐。 专家支招食疗对抗核辐射:菌类助放射物代谢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公众对核辐射的危害极为关注。由于不清楚如何应对核辐射危害,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抢购碘盐的现象。如何通过饮食减轻核辐射危害呢?新浪健康独家连线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副院长、营养学专家张铁华教授。 问:吃什么食物能有效对抗辐射? 张铁华:对抗辐射最好的物质就是多糖,特别是食用菌多糖,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食用木耳、银耳、香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多糖可有效吸附有害放射物,促进毒物排泄。炒食、炖食均可。此外,还可食用海参,它富含多糖和胶原蛋白,是很好的抗辐射食品。 问:除了多糖类食物外,还有哪些食物也有抗辐射的作用? 张铁华:我们还可以食用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高蛋白食物、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特别要多吃红色、黄绿色果蔬。菠菜、白菜等绿叶菜大多都可以食用。动物肉皮、骨髓也有一定抗辐射作用。 问:海产品可以食用吗? 张铁华: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可以适量食用,补充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放射性碘的危害。但盲目补碘不可取,食用过量的碘可能引发甲状腺肿大、甲亢等疾病。 问:辐射对食物有什么危害吗? 张铁华:大棚蔬菜接触空气少,空气流动缓慢,不易被辐射污染。大地蔬菜或果实由于直接接触空气,安全度可能略低于大棚蔬菜。但通常正规超市或市场上的食品会经过检验,是比较安全的。大家不必惊慌。 问:请问核辐射在食品中的检验手段是什么? 张铁华:一般是通过快速检测仪器对放射性物质进行检验,可快速直观显示结果。 六步应对核辐射危害:及时服用稳定性碘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震,致使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日本政府披露消息称,只是有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未造成对人体的急性放射性伤害。作为地震次生性灾害的核泄漏,再次给人们敲醒了警钟,如何能在利用核能源的同时,远离核辐射。 躲避为先。发生核事故时,要尽量远离放射源,周边居民要在第一时间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 注意屏蔽。可利用附近的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避免外出。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地。应留在室内密闭的空间中。 遮挡五官。当进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应用毛巾等捂住口鼻。外出可戴上口罩、帽子、眼睛、手套、靴子、雨衣等,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撤离到安全区内,应将受污染的衣物按要求进行处理。 立即淋浴。考虑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应立即洗澡,用冲淋浴的方式清除污染。 服用稳定性碘。核电站平时会给附近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泄漏,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服用。 专家指出过量服用碘片和加碘盐会诱发疾病 放射防护专家指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每年平均接受的辐射值约为3000微希沃特,其中2400微希沃特来自于天然辐照(主要来源于放射性氡、地表外照射和宇宙射线),600微希沃特为人工电离辐射值(绝大多数为医疗照射)。科学研究表明,人体一次接受小于100000微希沃特的电离辐射照射,健康状况基本无变化。 针对近日市民普遍关心的服用稳定性碘的问题,放射防护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和本市的辐射水平监测结果表明,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未对上海造成不良影响,不需要通过服用碘片或加碘盐等其他含碘食物来预防本次核泄漏事件造成的放射性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同时,专家指出,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可诱发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加碘盐因其含碘量远小于防护放射性碘对人体健康损伤所需的含量,因此不能对放射性碘起到有效阻止吸收作用。 对于部分市民担心的市售食盐被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污染的情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上海目前供应的食盐,绝大多数是来自大陆盐矿产生的矿产盐,不会受到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