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界定 1、特色学校,篮球特色学校 特色,通常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特点风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色彩”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由此可见,“特色”的关键在于“独特”,在于“风格”。 特色学校,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挥优势,深化改革,逐步形成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内涵与风格的学校。(沈正元 江苏教育科研 2005、10) 特色学校具有“四个统一”的特征: 特征一,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独特性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突出、超群的地方,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核心因素,没有独特性也就没有特色学校。然而,特色学校的创建应以中小学校的共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学校,将是薄弱学校或是不合格学校,就根本谈不上特色学校。 特征二,独特性与优质性的统一。特色学校必定是优质学校。优质性是独特性的基础,是独特性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和土壤,离开了优质性,独特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命力。独特性依赖于优质性,又不断激活优质性,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特征三,独特性与稳定性的统一。特色一旦形成,就应当相对稳定下来,做到一年一年地、一届一届地,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要使其成为一种优良传统,一种好的作风,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使特色更鲜明,更优质。 特征四,独特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没有创新,就不可能产生独特。应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教育改革和教育的趋势,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学校文化,创新学校机制,才能办成特色学校。 篮球特色学校。是指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和德育优势,以篮球运动为切入点,培育篮球文化,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篮球育人风格的学校。 2、学校文化,学校篮球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思想作风的总和。(朱颜杰 1988) 学校文化总给人一种难以捉摸的感觉,对学校文化结构的研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理解学校文化。赵中建主编的《学校文化》认为,按照从内到外,由深层到表层的顺序,学校文化的结构应该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学校精神文化起反作用。研究学校文化的意义在于指导学校的健康发展和管理的完善学校篮球文化,是指以学校篮球运动为载体,内隐或外显的有关篮球运动的学校文化。广义的篮球文化,是指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或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式的总和。(李颍川等学者) 学校篮球文化的特点: 其一,学校篮球文化的主体不仅有学校人(学生、教师等),还应包括与学校人密切相关的社会人(如家长、社区工作者等)。因为学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其主体应该是社会。 其二,学校篮球文化的功能,不仅有强势的教育功能,还主要履行这管理功能。如规范、凝聚、控制、激励、组织等。 其三,学校篮球文化是组织文化,不是现象文化。它强调价值观,注重管理,而不仅仅是显象、氛围和仪式。 (二)篮球特色学校的结构 篮球特色学校是内隐与外显相统一的学校,其结构是由理念要素、行为要素、视觉要素三者互联互动,相辅相成而构成的。 1、理念要素,指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系统和战略系统。它包括办学宗旨、学校特有的精神和信条、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策略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是学校对教育理论的独特见解。理念要素在借鉴著名学校的办学思想基础上,融合本校传统优势,高度概括提炼而成的。在学校特色的整体结构中起主导作用,是形成办学特色的思想动力和支配力量。 2、行为要素,指学校实践办学理念的具体行为行为要素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学校对行为要素做出决策时,要重视篮球特色与素质教育任务的统一。 3、视觉要素,指学校的具体形象。它以视觉作为媒介,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抽象语言转换为具体符号概念,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视觉要素处于学校特色的表层,是理念要素和行为要素的外化,通过外在的美表现内在的美,使学校特色成为真、善、美的统一体。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校内的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校外的吸引功能,内施素质,外数形象,在学校特色的整体结构中起增色的作用。 (三)学校篮球文化的内涵 1、学校篮球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学校篮球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育人至上。我校篮球运动的宗旨是:以球养德,以球启智,以球健体,以球创特色,充分体现了“育人至上”的原则和理念。 2、篮球文化的指导思想:体魄与人格并立。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和“体育”的作用有很精辟的论述:“体育,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为俱泰。”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说过:“体育对人民有两个最大的贡献,一是用科学方法锻炼人民健全的体格,二是辅助教育,培养人的优秀品质,,达成教育的目的。”他还说:“体育是培养人格最好的工具。” 篮球运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当然必须把体魄与人格并重作为指导思想。如果忽视了育人,则将是没有灵魂的篮球运动。 3、篮球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学生教育中常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解决“知”的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另一个是解决“知与行的统一”问题,即“如何做,如何做好。”在教育实践中大家认识到,解决“知”的问题,可以主要靠理论传授,但在解决“知与行的统一”问题时,主要不是靠讲多少道理,二十要通过实践,使“知”的内容转化成“行”。有时候“知”常常是清楚,就是做不到,因此必须让个人亲自实践,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并通过反复训练,成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形成习惯,才能解决“知”的内化问题。而体育运动,篮球运动给学生的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学生的意志、毅力的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在篮球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体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篮球场也是学生德育的课堂。 通过篮球比赛,培养人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对社会规范起到示范和改造作用。“公平竞争”蕴涵着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诚信,即诚实守信。具体含义主要是: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方。绝不能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损人利己来取得竞赛优势,应该是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的实力来获得竞争的优势。 5、篮球的物质文化 篮球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篮球形象标识、学校篮球环境文化和场所文化。学校篮球形象标识主要体现在校徽、校旗、校歌、校服、校树、校花等所蕴涵的篮球文化的特征上;学校篮球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的风格、绿化及一些文化设施的建筑上,应体现高层次、高品位和实用性。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场所文化专指篮球运动涉及的器材,场地等,应兼顾实用性、安全性和教育性。 (四)理论假设 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打造优质学校的基础上,通过创建篮球特色学校,彰显篮球特色的魅力,培育学校篮球文化,坚持“育人至上”的原则,发挥篮球运动增强体魄与健全人格的育人功能,涵养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实现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学校更优秀。 (五)研究思路 坚持特色学校的“四个统一”,构建特色学校的“三要素”,创建篮球特色学校。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努力培育篮球文化,涵养学校文化。坚持育人至上的价值原则,贯彻强健体魄与健全人格并重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