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大家访”活动 | ||||||||
|
||||||||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构建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格局,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常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常州市教育系统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要求,经讨论研究决定,围绕上级文件精神指示,在全校开展“大家访”活动,现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牵手千家万户,共助学生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20年9月——2021年6月 三、活动对象: 全体教师、全体在校学生 四、组织机构: 组长:郭曙 副组长:马旦宏 王晓峰 成员:何友明 冯平 沈晓霞 唐莉敏 王银花 吴秀兰 杨黎 徐丹 于杰 陈婷 徐全燕 孙邈 孙慧 林琦 朱珮 尚坤 严小微 五、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明确要求 召开教师、家长代表座谈会,宣传“大家访”工作意义,结合实际,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告家长书”,征求全体家长对家访形式、时间、内容的需求,并进行分类梳理,召开研讨会,确定对每位学生进行家访的形式和主要内容。 每学年对本校所有学生完成一次家访。制定全体教师开展“大家访”工作时间表、任务图,科学合理安排家访工作,并对广大教师开展家访活动进行指导,并提出明确要求(见《“大家访”活动“五要五不能”守则》),力求达到“四进家庭”,即教育政策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 (二)摸底了解,合理安排 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思想动态、学习表现和生活习惯等;重点关注六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又困难的学生,学业发展有困难的学生,留守学生及单亲家庭学生,流动人员随迁子女,身体有残障的学生。 家访时,将班主任与本班学科教师合理搭配,便于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切帮助。 (三)进入家庭,建立档案 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家长需求,通过教师走进学生家庭、邀请家长到学校座谈、电话、书信、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其中,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比率不低于50%,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交往情况和综合表现等,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教育政策,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教育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对家长关注得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做好解释、宣传、记录、答复工作。 教师在每次家访前要预先备课,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情况记录,形成家访手记,并做好家访工作记录本的台账记录工作,建立电子档案,由班主任负责保管。 (四)整理分析,跟进帮扶 教师对了解到的情况,要认真分析总结,必要时可在班组教师间开展案例会诊。针对学生在心理健康、能力结构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困策略,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跟进帮扶。将活动中收集到的家长意见和建议,要进行整理、分类,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学生和家长说明情况,并制定推进方案。 (五)总结反思,宣传表彰 建立教师“大家访”活动安全报告制度,原则上采取相对就近原则,照顾有特殊困难的教师;建立“大家访”活动正面宣传机制,对家访活动实时总结,宣传先进,树立典型;建立“大家访”活动激励机制,将家访工作情况列入教师师德档案盒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师德考评、绩效考核及评优、晋级的重要内容;建立“大家访”活动反馈机制,认真研究分析,针对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建立活动长期机制,长期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