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区第十八轮初中化学送培第四次活动在星辰举行
录入者: 杨黎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年11月28日

课堂观摩

20221124日,武进区第十八轮“送培上门”化学学科坂上初中送培基地第四次研训活动在星辰实验学校(初中部)举行。本次研训主题为“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价研究”,借此机会,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初中化学新北区培育站、常州市乡村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育站全体成员、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研究”课题组成员和全体送培老师参加此研讨活动。

首先,大家聆听了由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的两位老师带来的精彩课堂。

由杨倩老师执教的第四章复习《再识化学变化》,开头用“火焰掌”实验引出丙烷燃烧这个化学变化,接下来整节课都围绕着认识化学变化这个基本思路来建构,环节一从反应现象的视角、反应的条件来认识化学变化,环节二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来认识化学变化,最后用系统的化学用语来表达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都存在着比例关系,杨倩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环节三用化学变化来创造新的物质,让学生真切的感悟到化学变化带来的价值。

蒋桔老师执教的是第五章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整堂课以探究生活中常见的眼镜鼻托金属为主线,设计了一系列的驱动性问题,环环相扣,带领同学们在“识金属”环节中认识了金属铜的相关化学性质,紧接着运用铜的性质去“探金属”,探究其他金属是否具有相关化学性质,从模型建构到优化应用,最后学生自己“制金属”,体验湿法炼铜的原理。整堂课思路清晰、设计巧妙,知识点完整,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专家点评

新北区教管中心教研室周文荣主任认为杨倩老师这堂课是一堂对大概念的提升课,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注重大概念的建构、二是注重基本思路和方法的建构、三是注重从认识化学变化到运用化学变化。他分析了杨倩老师这节课从不同视角帮助学生建构了系统认识化学反应的思维意识,同时也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来变化的观念。最后周主任提出了两个建议:1.思路和方法不能只是内隐,需要外显。2.应将视角聚焦在化学变化的广用途,而不仅仅是丙烷这种物质的广用途。

湟里初级中学眼唇校长点评蒋桔老师四个“很”:很干练、很顺畅、很完整、很有化学味,他认为一堂好的课应该具有这样四个优化:一是情境优化,选择主题化情境或项目化情境;二是问题优化,设计系列化问题,有逻辑,层层递进;三是活动优化,深入研究,不浮于表面;四是总结优化,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严校长建议课堂中让学生自己体验检验氢气的过程,化学味道更加得以彰显;书写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时,可以先给学生做个示范,学生更容易接受。

专家讲座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赵国华老师带来了题为《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史略》讲座。赵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天工开物》、《梦溪笔谈》、《周礼·考工记》、《淮南万毕术》等古籍中有关金属冶炼的技术。从早期铜、铁、钢等的冶炼而造就的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文明到今天现代化的钢铁冶金形成的现代工业文明,一直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聪明才智。赵老师勉励大家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多搜集科学发展史的素材,用辩证的眼光汲取古籍中的营养,从而在教学中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专家引领

1124日下午,由湟里初级中学严春校长对全体在一线教学研究的教师作了《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范式建构》——以典型课例设计为例的专题讲座。首先严校向我们阐述了深度学习和化学学科深度学习的概念,接下来通过对《微粒的性质》和《金属的防护和回收》两节经典课例不断的深度挖掘和研究,重点介绍如何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中践行深度学习:1.选取主题化情境,促进核心知识与情境的深度融合——化学深度学习的前提;2.设计系列化问题,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化学深度学习的关键;3.开展深度化探究,促进学生学科观念的形成——化学深度学习的核心;4.进行反思化总结,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素养的形成。讲座最后,严春校长希望我们都能争做学习型教师,积极组建学习共同体;尝试变革学习组织,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走向深入;让课堂力争从讲堂到学堂转变,让评价方式更多元;青年教师加大对数字化学习、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严校长对教师们的谆谆寄语饱含了他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殷切期望。

活动最后,新北区教管中心教研室周文荣主任作总结发言。他认为严春校长的讲座体现出了三个度:爱化学的温度、做研究的深度以及可操作的适宜度,展现出了严校长对年轻教师发展的热情。

                           (坂中、星辰联合撰稿,审核:王晓峰)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大刘寺 电话:0519-8673798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