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区第十八轮化学送培第二次研训活动在坂中举行
录入者: 杨黎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年09月29日

2022年9月28日下午,武进区第十八轮“送培上门”化学学科第二次研训活动在坂上初级中学举行。本次研训主题为“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价研究共近50位教师参加了本次送培活动。

湟里初级中学的陆显乐老师执教了《二氧化碳的制备》。陆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能结合学情和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老师自然的教态,富有激情的课堂,尽显青春活力,学生参与热情极高。

教学研讨环节,陆老师介绍了研讨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并结合课堂生成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做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考。星辰实验学校张鹏副校长高度评价这堂课:原理选择、装置选择到归纳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同时建议气密性检查应考虑整套装置。卢家巷实验学校徐燕玲副校长从四个方面点评了这堂课:思路方法全过程渗透、信息技术充分应用、细节处理润物无声,师生互动有温度,整堂课学习氛围轻松自然。

湟里初级中学严春校长点评这堂预设有设计师生互动有感情、及时归纳有提升、及时板书及训练有成效多种装置选择有思维动手操作有体验。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赵国华主任用四个“清”评价了陆老师的课:定位清楚、思路清楚、条理清楚、逻辑清澄。同时提出建议:要适当放手让学生直接根据实际仪器改装。

最后,常州市教科院附中詹发云校长作了题为《潜心研课例,自然成论文》的专题讲座。

詹校长从自身的写作经历、写作基础、素材来源、成型之路、体会建议五个方面展开。詹校长认为要打下写作基础需寻求好研究、聚焦真问题;通过开设公开课、关注教学过程、加强教学反思、参与课题研究来获得素材来源,进而走上主题聚焦、构思合理、具体表达的文章成型之路。詹校长分享了论文写作的心路历程与心得体会,教学研究需要扩大认知半径,同时多参加培训、研讨和学习,实现自我突破与超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一次灵感的生发。此次活动,为老师们创设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激发了老师们认真研读新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热情。

(坂中通讯组供稿  撰稿:杨文洁  摄影:杨文洁  审核:王晓峰)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大刘寺 电话:0519-8673798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