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意见 | ||||||||
|
||||||||
2015年12月22日—23日,武进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组对武进区坂上初中进行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期间,评估组听取了学校督导评估汇报,并就办学思想、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德育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答辩交流。评估组观摩了大课间活动,察看了校容校貌、设施装备、学生社团活动,分工查看了相关工作的台账资料和部分教师的备课本、听课本、班主任工作手册。对50名学生,15名教师,3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与12名教师,13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和座谈,同时,听课12位节,其中优秀8节,良好4节,还剖析了语文教研组。评估组对照督导评估的各项指标,逐条进行了专项评估,对自评情况进行逐条核查。 评估组在分工调研,汇总情况,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评估意见。 一、基本情况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中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良好的办学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坂上初级中学前身是创办于1927年的常州逸仙中学。后更名为江南中学、辅华中学和东南初级中学。1958年改名为坂上中学,2000年8月更名为坂上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463人,在编教职工总数34人,高级职称15人,五级梯队教师11人。 学校占地面积35449平方米,建筑面积15718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初步达到了教育现代化省二类标准,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建有现代化体育馆、图书馆、300m塑胶环形跑道。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理化生实验室配备齐全。全校各班配有固定多媒体教学设备。 多年来,坂上初中坚持“为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措施,踏踏实实地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声誉,获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镇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武进区文明单位、武进区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武进区和谐学校、武进区诚信廉洁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获得了常州市第四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武进区“低碳德育工程”优秀项目特色奖,武进区体育特色学校评估一等奖,武进区中小学生命教育周精品活动展评优秀奖,武进区第三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二、三等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连续四年获武进区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二、三等奖。 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充分发展。女子篮球队整体实力稳居武进区第一,常州市前三,在江苏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县区)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的举重队实力超群,2013年和2014年连续获常州市举重比赛亚军。市、区两级航模、车模竞赛成绩斐然,屡次获得市、区一、二等奖。其他各类文化艺术竞赛活动也是屡创佳绩。 二、成绩与亮点 (一)创新管理模式,提增管理效能 学校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努力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目标化、规范化、人本化的管理机制。 1.完善管理制度。依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坂上初级中学章程》《教学常规实施细则》《教学质量考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等学校管理制度,为扎实的精细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2.实行目标管理。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对学校工作的目标任务实行责任分解,明确各科室、部门具体工作任务,加强检查、督促、总结和表彰。 3.坚持人本管理。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职工大会作用,尊重学生,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坚持校务公开,严格决策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凡涉及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向教师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实行阳光操作。关心教师,增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努力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努力为教师排忧解难。 (二)丰富文化内涵,培育学校特色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发展理念,制定了《坂上初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坂上初中环境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了“诚于做人,毅于求学”的文化主题,努力以文化引领师生发展,以文化丰富师生的生活,以文化陶冶师生的情操。 1.着力培育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引领师生积极践行 “诚毅”的校训,大力弘扬“克难求进,求真务实,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努力培育“和谐、高雅、勤勉、奋进”的校风,“博爱、严谨、善导、创新”的教风,“乐学、善思、求真、进取”的学风。 2.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环境。学校精心设计校园文化环境,不断丰富环境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学校的环境设计集教育性与人文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自然环境端庄优美,和谐大气,宁静雅致。连廊、楼道、墙壁、辅华园等地方的文化布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积极向上。各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布置,既符合学校统一规范要求,又有鲜明的班级特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三个一”活动,发挥校史资源功能。“三个一”即戴好一枚校徽,传承诚毅校训;唱响一首校歌,振奋向上精神;读好一本校史,担当圆梦责任。为了拯救学校历史,校史编写组克服重重困难,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校史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抢救了几乎失传的由吕思勉创作的学校校歌。为了充分发挥校史的教育功能,学校编写了《大刘寺钟声》《岁月留痕》校史教育读本。学校两度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夏良教授夫妇来校指导师生唱响校歌;常伟春校长还结合本校发展历史多次为师生作校史讲座;邀请九十高龄校友何久伟先生来校开展“道德讲堂暨日记捐赠仪式”活动。 (三)锤炼师德师能,发展教师素质 1.打造敬业乐群的干部队伍。学校领导发展意识强,责任意识强,创新意识强,拼搏意识强,一心一意做教育,专心致志做教育。领导班子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丰富的办学经验,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们始终以大局利益为重,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他们关心教师和学生,主动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工作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赞誉。 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素质高能力强。为了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学校不断创新用人机制,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与兄弟学校交流轮岗,进行管理业务培训,开展中层干部述职评议,完善中层干部考核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2.开展以“爱生”为核心的师德工程。学校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围绕“爱生”师德核心,积极开展师德工程。 (1)学习为引导。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 (2)制度为保障。在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修订完善《坂上初中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以严明的制度来规范教师行为,以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教师严格自律。 (3)活动为载体。为了追求“爱”“责任”“奉献”等师德核心价值,开展“厚德修身,大道树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三知四有”“三讲三比”主题活动;“三好教师”“校园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读校史,品师德”系列活动;青年教师“吕思勉故居教育实践”活动;先进人物、杰出校友师德报告会。通过一系列的“学师德、提师能、树师风、铸师魂”活动,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得以弘扬。 3.锤炼师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着眼于建设一支“务实、创新、高效、和谐”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力争让30%的教师成为五级梯队骨干教师,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锤炼师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到专家引领经常化、校本研修制度化、师徒结对多样化、教育科研实效化。 四年来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省、市、区各级课题五个,其中《彰显篮球特色、培育篮球文化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均获区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观念,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进步。 几年来,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得到了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现有五级梯队教师11名,占教师总数的32.3%。 (四)丰富德育内涵,提升学生素养。 学校坚持“育人至上,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德育制度,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德育形式,拓展德育阵地,推进德育科研,构建德育网络,营造德育氛围,形成了全员参与,系列化、系统化的德育工作新特点,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确立全员育人的理念,校园之内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都有德育职责。学校有健全的德育工作组织机构,明确的德育工作职责。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增强班主任的责任心,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制订完善德育管理制度,依据《坂上初中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定期进行班主任考核。定期举行德育工作研讨活动和班主任例会。定期开展“我最喜爱的班主任”“先进学生集体”和“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评选活动。 2.健全德育工作机制。为了有效推进德育工作,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规划,建立了德育工作网络,完善了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德育以“三自”“四会”“五爱”( 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爱自己、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为目标,以文明行为养成为重点,以励志教育为抓手。学校有完善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合作“伙伴制”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创建德育特色。 3.扎实开展养成教育。针对学校外来工子弟众多,部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差的实际,学校开展塑造坂中学生美好形象的“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通过发出文明倡议、制定文明规范、评比文明之星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通过多年的努力,坂上初中的学生综合素养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他们淳朴善良,热情大方,文明礼貌。他们关心社会,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可以说,坂中的德育工作内涵丰富,成效显著,无愧于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的光荣称号。 (五)加强课程建设,探索教学改革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法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能按计划开设。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特长,提升学生素养,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开发实施了《读书与人生》《篮球与文化》《鱼米香》《岁月留痕》《大刘寺的钟声》《弟子规》等校本课程;建立了辅华文学社、象棋、航模、音乐、绘画、书法、电脑、篮球等10个可供学生选择的兴趣特长类的学生社团,涉及文学、体育、艺术、科技等领域。 2.严格实施常规管理。为了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学校严格实施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制订了《坂上初中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对教学常规工作提出了精细化的规范。为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学校建立了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确立了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和教学质量年度考核制。 3.积极尝试教学改革。为了更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建立了“学生成长导师制”和“学生合作伙伴制”。通过多年的努力,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提升。 (六)完善后勤制度,提升服务质量 学校后勤部门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努力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优良的服务。学校后勤管理制度健全,设施设备完善,学校食堂、医务室等后勤部门工作都能依规运行,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加强安全工作,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明确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职责。学校将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建立安全责任制,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 三、意见与建议 1.进一步加大投入。(1)教学楼室外楼梯年代已久,而且雨雪天存在安全隐患。(2)现有实验室、艺术室等相对陈旧,设备设施老化。(3)校园文化环境改造方案已经基本确定,建议落实资金,尽快实施。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结构性缺编严重,专业教师严重不足;高层次骨干教师不足。建议:(1)努力争取配齐各科专业教师。(2)不断优化校本研修方式。(3)重点培养部分优秀教师。 3.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学校大胆进行以“教学案”为载体,以“合作学习”和“当堂检测”为抓手的“主动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学校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更好地规划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高位运行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1)要增强自信。相信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是正确的,相信我们有能力做好的。(2)在关注教学方式的同时关注教学内容的把握。(3)把课堂作为提升素养的平台。
常 州 市 武进 区 教 育 局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5年12 月25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