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心 共创特色 | ||||||||
|
||||||||
师生同心 共创特色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是班级的一张名片,是一种文化传统,是一种行为方式,它是班主任和全班同学智慧的结晶,它是孕育一个优秀集体的丰厚土壤,它总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身在其中的学子。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学校,从2009年开始,每年九月到十月是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创建月,期间同学、老师全体总动员,为营造别具匠心、切合班级实际的“班级文化”而集思广益、精心准备。但是,活动并不仅仅在这两个月,整个一学年,我们布置教室环境、制定班级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培养班干部队伍、开展主题班会、培养学习兴趣等等方面步步推进。 本学期,我们还是以“三礼”、“三力”、“三自”为主题,分年级开展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创建活动。 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凝聚一种精神,创建班级形象 因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在富有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9月6日,很多班主任把本学期的创建计划发给了我,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带领全班同学围绕初一、初二、初三各自的主题挖掘本班特色,通过班徽、班级精神、班级目标的提炼,营造励志向上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教师共谋划、齐动手。 为了给大家充足的准备时间,9月18日,先检查图书角、布告栏板块的布置。9月25日,检查班级形象板块的布置。 二、约定一种规矩,建立班级制度 本学期,各班着重在“学生自我管理”及“小组合作管理、学习”两方面入手,制定相关评价制度,达到制度督行,严明纪律,学习有保障,思想自升华。 此外,各班班主任充满智慧的各项班级日常管理制度、评价、考核、班级特色岗位的设立等等,所有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特色均可以一并展示,供其他班主任学习、观摩。请及时布置好制度文化板块。10月16日检查 三、激发一种兴趣,打造学科文化 充分利用班主任的特长,在班级中开展具有特色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语文学科的班主任会努力在班中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班级“读书角”放置班级图书,定期进行班级间的“图书漂流”;教室后方黑板下设置“优秀作业展区”,黑板报刊登学生各类作品;墙面定期更换学科辅导、学习方法、优秀学生作品等。期初制订创建书香班级的计划,学生个人自主制定阅读计划,读写结合,通过多种渠道的展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期末全校举行“采蜜成果展”,展览上可将班级书香计划、学生读书计划、师生读书笔记、原创作品、获奖证书等一一展示,以此评比书香班级。单调的教室变得充满生机和文化气息,很多班级的布置溢满书香、独具创意。 四、创设各种舞台,展示青春风采 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团支部园地(初一少先队对角)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他们首先改变全校“定题式”黑板报模式,让黑板报成为宣传班级的“班刊”。内容由班干部策划、全班征稿,作为宣传本班的一个阵地。其次改变了班会由“班主任”主讲的模式,由学生分组策划、主持班会,全班共同参与。学习园地和团支部园地(初一少先队对角)10月30日检查。 五、构建多元评价,促进内涵提升 班级文化建设,分为两个时段,新学年的第一学期主要着手教室环境的物质文化创建。暂定11月9日后采取实地考察评比,学校领导及全体班主任、部分学生代表,一同走进教室,听班级形象代言人阐释班级文化的内涵,切身感受班级文化氛围和同学们的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各年级评选出“特色班级”和“最佳班级形象展示奖”。第二学期,再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级文化橱窗展等方式营造氛围,主题沙龙明确方向,激发师生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上完善、提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每时每刻都以最佳的行为表现来为自己的班级代言。 同时,所有的版块都有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两部分内容,请班主任老师仔细阅读,明确要求。学年末,根据班级文化墙面布置、校主题班会、班主任沙龙、主题月活动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选出年度优秀班集体。特色鲜明的成果通过主题班会或班主任沙龙向全校展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