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专题网站>>绿色学校>>活动与课程>>绿色环保的小知识

绿色环保的小知识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11日      点击次数: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绿色环保的小知识

1、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 
2
 收集用过的草稿纸和旧作业本及试卷,找到合适的途径,送到造纸厂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纸张。 
3
 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4
 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5
 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6
 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7
 尽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8
 方便筷或竹签使用后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艺品。 
9
 不要用机械的方法破坏、损害树木。 
10
 多种植植物。 
11
 把装修中剩余的木头、木屑送去造纸厂,减少砍伐树木的数量。 
12
 和日本人一样,珍爱自己国家的每一棵树,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保护意识

 

 

 

 

 

 

 

 

 

 

 

 

 

 

 

家装环保小知识

1.什么是环保家装?
   环保家装是指装饰装修后的室内空气指标甲醛、苯以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等含量符合或优于国家规定的各项环保检测标准。
    2.
环保家装有标准吗?
  环保家装有标准。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
    3. 
通常说的“家装污染”是什么意思? 
  室内装饰装修所用的材料散发有害有毒的污染物质,污染室内环境。这种来自装修本身的室内污染称为家装污染。如果室内空气中装修污染物含量过高,并且长期得不到解决,会造成人身体不适,影响健康。
    4. 
装修污染中最主要的有害物质是什么?
  根据我国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的使用情况,室内家装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 甲醛
  ◆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
  ◆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TDI
  ◆ 可溶性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
    5. 
室内装修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哪些材料?
  ◆ 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板材、胶粘剂和涂料等。
  ◆ 苯系物主要来源于油漆稀料、防水涂料、乳胶漆等。
  ◆ 含有(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油漆、乳胶漆等。
  ◆ (TDI)甲苯二异氰酸脂主要来源于聚氨酯涂料。
  ◆ 重金属污染材料主要来源于油漆、胶粘剂等。

  6. 家装污染物是致病的根本原因吗?
  家装污染物一般在新装修的房屋里面,含量较高,如果超过国家标准,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话,将影响人体健康,并可能致病。

  不过,专家指出,目前仍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某种疾病的产生是由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所以,预防空气污染超标,比事后追究责任更重要和更有效。

  7. 甲醛污染的危害是什么?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入,可造成肝肺功能、免疫系统下降,甲醛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1995)确定为可疑致癌物。

  8. 苯系物污染的危害是什么?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经皮肤接触和吸收引起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呕吐等。苯系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有毒致癌物质

  9. TVOC 污染的危害是什么?
  (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常温下能够挥发成气体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其中主要气体成分有烷、芳烃、烯、卤、酯、醛等。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可伤害人的肝、肾、大脑和神经系统。

  10.TDI甲苯二异氰酸酯污染的危害什么?
  (TDI)甲苯二异氰酸脂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的TDI可引起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肺炎、肺水肿等。

 

 

 

 

 

 

 

 

不可忽视的水污染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和水是分不开的。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人体血液中80%是水,每人每日的用水量为2~3升。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如体温调节、营养输送、废物排泄都需要水来完成。如果人体减少水份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要死亡。生活中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水对生命来说是必需的,然而,水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
  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当人体受到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666),会引起人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如果汞、镉、砷、氰化物、农药、多氯联苯等侵入人体后,都可以引起人体中毒。污水中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并被植物吸收,加上不适当地使用化学农药,会使大量残留的有害物质散布到田间,继而污染粮食、蔬菜、烟叶等农副产品,引起疾病。另外,水污染还会引起水媒介的传染病,如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可以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霍乱等。
  总之,水污染已成为人类自己的大敌,如果忽视了对水污染的防治,终有一日人将难以在地球上生存。保护水资源、防止病从口入,人人尽一份力,我国的水环境一定会好起来。

 

 

 

 

 

 

 

 

 

 

 

 

 

 

浅谈小学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观形象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育活动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组织学生观赏录象、图片、阅读资料。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不乏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我先让学生观看98抗洪抢险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录像,告诉学生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的过分流失沙化……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原始植被大量丧失,因此导致了98年夏于这场小雨量、高水位、大水灾的惨痛场面。我还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从中了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如《每分钟发生的环境灾难》: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亿吨,每分钟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让学生从这些资料的阅读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中最容易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因此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环保重要性迫切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开展《我与蓝天同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材料,采用知识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知晓为了法理和保护环境,我国也制定并贯彻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止法》等;采用一分钟演讲、独唱《热爱地球妈妈》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丰富环保知识,从而进行一次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和灵活性。 
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要有针对性、灵活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而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夸、喜欢表扬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育时宜随机应变,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表扬声中乐意地接受教育。如有一次我带学生到花溪乐园游玩,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好好地露一手,还带了不少食品助兴。来到花溪乐园我先让学生观赏了公园的美景,然后围坐在草坪上边欣赏表演边吃着带来的食品,当我们准备返校时,发现原来碧绿的草坪上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同学们把各种包装纸扔了一地,当时,我真想大声训一番,然后命令他们拾掉包装纸,但转念一想这会扫学生的兴,而且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呀,何不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呢。于是我又示意他们坐下,即讲了一段《天游峰扫路人为何每天扫路》的故事,还跟他们讲了环境保护的知识。然后又扫视了一下碧绿的草坪,同学立即心领神会,抢着拾起垃圾,不仅把草坪上的包装纸拾干净了,连公园的角落也清理了一遍。当公园面貌焕然一新时,我们会心地笑了。 
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也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当今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聪明活泼同时也好奇调皮,凡事有个新鲜感,常常有些同学在食堂前有事无事地去踩脚踏式水龙头来玩水,这样无意中就浪费了珍贵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严厉的批评只能一时凑效,解决问题的根本还需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于是我把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如在学习完《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之后,让学生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懂得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玩水龙头现象自然消失了。 
三、教师在环境保护教育中要注意示范性、长期性。 
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美好的、伟大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因此在校园环境保护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身先示范,看见废纸就拾,亲自动手擦洗花坛,打扫卫生,学生定会主动加入这一行列,积极打扫。我们还应把环保教育贯串于日常生活中,经常带学生到花坛除草,成立绿色小卫士队,齐抓共管,共同爱护一草一木。给学生创设优雅的学习环境,还定时请镇环保人员给学生讲解有关知识;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让学生亲自参加环境保护劳动实践……几年来,始终如一地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明白: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我们应该从小增强环保意识,学习、宣传环保知识,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爱护绿化,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我们教师不容忽视的责任。

 

 

 

 

 

 

 

 

 

 

 

 

 

 

 

 

 

 

 

 

 

保护环境卫生知识

1)居室通风、温度适宜:
居室经常开窗通风,能减少空气中的病菌,有些病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而在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就会大大减少。经常通风换气,还可提高空气中含氧的比例,保证人体正常的氧气需要。 
室内温度,应以适应生理机能的正常需要为宜,一般保持在摄氏18度到22度为好,过高的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下降。 


2)居室的采光照明 
适宜的自然采光可使室内得到良好的日照,一般窗户玻璃面积与地面之比例在1/51/10为宜,房内如有良好的日照,还可以起到杀菌作用。为满足阅读需要,房内最低照度不低于50勒克司。 


3)噪声: 
居室内噪声主要来自室外车辆、喇叭声、锅炉、空调、通风系统等发出的响声和电视、音响播放声。稿好植树绿化、合理布局噪声大的辅助用房并处理好其噪声,控制电视、音响设备音量,是减少噪声的重要措施。 


4)室内外绿化 
绿化植物不仅能保持生态平衡,而且还可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吸收致癌物质,净化水源,有些还可以分泌出一种杀菌素,减少疾病的传播。室内外养花种草种树,使得环境优美,芳香宜人,也陶冶了人的性情。 
  

 

 

 

生活中的环保小知识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纸张。再仔细分为:牛奶、橘汁包装盒;塑料筒、塑料杯、金属易拉罐、油漆筒、玻璃瓶、玻璃罐、铝包装袋、铝制烤盘、报纸、信封、包装纸、纸箱、软皮书、电话黄页号簿等等。 
   
不能回收的物品有:快餐食品包装盒、塑料托盘、塑料管、塑料玩具、塑料碗、塑料袋、汽油桶、电灯泡、镜子、玻璃窗、瓶盖。硬皮书、一次性纸杯、纸盘、手巾纸、蜡装封纸等等。 

 

 

 

 

 

关于水的小知识

地球表面的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km3的水量,其中有96.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0.003左右。
我国是世界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地表水资源的稀缺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造成地表下沉。
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
  洗漱、洗菜或洗车时请不要开着水龙头任清水长流,因为一分钟就会浪费1018水。长流水并不比用盆接水洗得干净;一水多用。洗菜、洗米的水可浇花;洗手和洗过衣服的水可留着擦地、冲厕所;及早维修滴漏的水龙头。水龙头一分钟滴漏几滴水的话一年就会浪费上吨的水。
关于清洁剂的小知识:
清洁剂是水污染的元凶之一请你在清洗餐具时尽量少用洗涤灵,因为大部分洗涤灵是化学产品。有重厚油污的厨房用具可以用苏打粉加热水来清洗。这些古老的办法看似过时陈旧,但它既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又有利于环境保护。肥皂的原料来自于植物或动物脂肪,易于生物降解,对水的污染较小,比一般化学配方好得多。用肥皂洗衣服,不仅会减少水污染,还会对你的健康有益。不用含磷洗衣粉。
无磷洗衣粉
  我国生产的洗衣粉大都含磷。我国年产洗衣粉几百万吨,每年就有几万吨的磷排放到地表水中,给河流湖泊带来很大的影响。据调查,滇池、洱海、玄武湖的总含磷水平都相当高。昆明的生活污水中洗衣粉带入的磷超过磷负荷总量的50%。大量的含磷污水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保护水源减少水污染
  不去饮用水源地游泳、捕鱼和划船。外出游玩时,别往河里、湖里乱扔东西。不要在河边、湖边倾倒垃圾和废弃物。剩菜里的油腻物应倒入垃圾箱,洗碗盘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洗涤灵。选购无磷洗衣粉和洗涤剂。见到污染水源的现象要及时制止或报告有关部门。
            
关于绿色照明的小知识
  一般钨丝灯所消耗的能源90%都会变成热能,只有10%转化为光;而节能灯既可使屋内光线充足,又可节省75%的电力,并比普通灯泡耐用510倍。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国节能工作重点之一。2000年节约照明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关于汽车尾气的小知识:
  汽车尾气主要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其中,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所以,即使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也可能给人造成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疼,重者脑细胞受到永久性损伤。由于汽车尾气多排放在1.5以下,因此儿童吸入的汽车尾气为成人的两倍。
  使用含铅汽油的车通过尾气排放出铅粒,随呼吸进入人体后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还会积存在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流中,会被各种动植物吸收而进入人类的食物链。铅在人体中积蓄到一定的程度会使人贫血、肝炎、肺炎、肺气肿、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纸张与森林: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据统计,我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50年代以来,每年约以1.6万公顷的速度消失着。当时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纸浆需求量猛增是木材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万吨,这要砍伐多少树林啊!而且生产纸浆排放污水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的30%以上。浪费纸张就等于加入了砍伐森林的行列。
少用一次性制品
  请多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如: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装冰箱里的食物,尽量不用塑料保鲜膜;使用可换芯圆珠笔;外出游玩时,自带水壶,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纸碟、碗、筷子等;旅游或出差时自带牙刷等卫生用具,不使用旅馆提供的;不用普通木杆铅笔请使用自动铅笔全世界铅笔年产量是100亿支,其中75亿支笔是中国制造的,这需要10万立方米的木材!!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全*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一棵树和一亩绿地
  据专家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2500价值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一亩绿地一天能吸收二氧化碳900公斤,生产600公斤的氧气,一天可提供1000个成年人一天所需的氧气。

           

 

 

 

 

 

 

 

 

 

 

 

 

 

 

 

我们扔的是什么?
  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计算,每个袋重4,每天就要扔掉44吨聚已烯膜,仅原料就扔掉了近4万元。如果把这些塑料袋铺开的话,每人每年弃置的塑料薄膜面积达240平方米。而且塑料袋也是“白色污染”的主要祸根之一。因此,请自带购物袋上街购物,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自带菜篮、藤筐或用过的塑料袋买菜。
废纸回收
  中国由于没有足够的林木资源来造纸,需要大量的废纸来做造纸原料。可中国的废纸回收率还不到20%,因此每年都要进口废纸,仅1996年一年就进口了废纸137万吨。一些有害的洋垃圾就是乘废纸进口之机混了进来。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关注“环境标志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的中心是山、水和太阳,表示人类的生存环境。外围的10个环表示大家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标志产品”是指无污染或低污染,低耗能、低噪声、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已被中国绿色标志认证委员会认证的环保产品有:低氟家用制冷器具、无氟发用摩丝和定型发胶、无铅汽油、无镉汞铅充电电池、无磷织物洗涤剂、低噪声洗衣机、节能荧光灯等。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绿领同心结】绿色环保知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类---自然"系统的层次;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因而在这里,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或生命维持系统具有的持续生存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可持续性和地球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人均与国情意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国。 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要在全民中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扎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心中。 
  (全球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如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农田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转移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环境资源意识。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放;在社会生活中摒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追求过简朴的生活,"绿色消费"的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环境法制意识。 
  要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人口意识。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环境公德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所以说,环境道德问题既涉及前人、当代人、后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这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环保参与意识。 
  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参与,是搞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学生在环境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保护、改善和建设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 

 

 

 

 

 

 

 

 

 

 

 

 

 

 

 

 

什么是白色污染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城市塑料协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意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其中天津市达2000万至4000万个。


  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一、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二、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三、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四、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五、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