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专题网站>>绿色学校>>教育绩效>>坂上初级中学教职工 “绿色校园”征文(四)

坂上初级中学教职工 “绿色校园”征文(四)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18日      点击次数: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绿色家园,你我共创

坂上初级中学  周丽敏

    绿色代表生命,代表成长和生机,代表活泼清新的未来。绿色教育就是现实生存的教育,也就是适应社会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扩充,同时也包含传统教育的智力开发等。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材。学校是培养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是教师一生的追求。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对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等缺乏体验,看着家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劳动早已习惯成自然。没有亲自实践,也体会不出父母的艰辛。尽管家长苦口婆心地讲要好好学习,老师反复教育,他们并不领情,更不能愉快接受。我认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应当给学生生存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为此,学校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奋斗目标,以绿色教育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教育及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父母的教育。学校要求学生种植绿色植物,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一种本领,体验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个习惯,形成一种品质。让他们在泪水中体验快乐,在汗水中体谅父母,在笑声中体验长大。

    作为语文老师,也应该为绿色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经过语文组的共同商讨之下,我们确定了在课堂上开展“绿色阅读"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自

然观、生活观和发展观。

  一、指导学生入情入境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去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在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学生读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不满意,特别是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我便让学生看了一些具体的图片,和一些介绍济南的短片,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如果你现在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你会不会喜欢呢?学生们想着想着,读着读着,越读越有感情,自然也就能抓住文章的中心了。

二、让学生品尝课文,与文本对话

    品尝课文如同品尝美味佳肴,美味佳肴不品不尝就失去了美味,课文不品尝就失去了美意,失去了作家的美意,失去了编者的美意,失去了小学语文教育的美意,失去了时代的美意。所以课文要品尝,会品尝课文的学生是真正会学语文的人,进而发展成为会学习的人。像《春》、《往事依依》等,都是一些可品可尝的好文章。

三、让学生探究阅读,培养创新意识

    探究性阅读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充分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极大地满足和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位教师上《走进三国》的阅读课。他事先让学生读书,给了一个月的时间。上课伊始,让学生看十分钟的《三国演义》电视剧片断,告诉学生与书上比,剧中有两处错误。可学生找出了5处。在问到你认为谁是最有争议的人物"时,学生都认为是曹操,但却是观点截然相反的三派。学生引经据典,从三国书中找材料,证明白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出人意料地用鲁迅、郭沫若、毛泽东的评价加以论证。由此可见,阅读的魅力在于阅读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启发性和思考性。

    总之,绿色阅读要求把以往的随意被动”、违背阅读规律的阅读教学盲点,变成自觉主动、符合阅读科学原理的阅读教学亮点。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绿色,让阅读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