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教育绩效
更多>>最新更新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专题网站>>绿色学校>>组织管理>>坂上初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08日 点击次数: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坂上初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期中,我们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确定”实干出实绩,管理出效益”的意识,通过思想引领、精细管理,定目标、抓细节,明责任、重落实,立足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以科学民主的管理引导人,以和谐奋进的方式团结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本学期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培植校园文化,推进三风建设。
三风即学风、教风、校风,风纯气凝,风正气壮。三风建设是我校思想引领的关键,而培植校园文化是三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1、注重教师文化建设。通过深化“凝聚工程”,创新“青蓝工程”,强化“名优工程”等措施,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事业观、学校观,展现老师队伍师德与业务并行的崭新面貌,进一步营造拼搏进取的教师文化。
2、重视学生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交往中自强等,以班级文化工作为切入点,开展好学生文化建设。
3、本学期我校争创常州市绿色学校,通过讲座培训宣传等形式使师生明确“绿色学校”的含义,形成绿色意识和习惯,在学科教学中自觉渗透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生命意识教育。
(二)、优化整合资源,提升办学平台。
1、建设团结和谐的行政班子。
学校行政班子人员从观念上更好地确定五种意识:形象意识、大局意识、管理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其次从行动上增强“五力”:服务力、公信力、执行力、协同力。
在学校管理上,力求开拓创新。一是要从制度建设上求保障,制度是学校目标在工作规范上的具体体现,学校制订,完善各项制度,保障学校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是要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一所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教育、教学、服务等方方面面的质量和水平,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形象,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校本精神,要“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
2、培育优良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我们首先是重视教职工师德师风的建设,用高尚的师德塑造教师。
教育要确立“厚德修身,大道树人”为服务品牌,厚德修身,就是强调师德、师风、师表、师廉建设。大道树人,就是强调师识、师才、师能、师力建设。我们在本学期继续提出:“以教师的爱育学生的爱,以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教师的行为规范学生的行为,以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的发展。”其次是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氛围的营造,创机会、搭舞台锤炼教师。第三是加强校本教研,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教师。
(三)、搭建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发展。
1、建立健全德育网络。聘请法制副校长,与关工委紧密合作,建立社区德育工作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作用,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确保对家长按计划内容进行培训,学期内分年级召开一次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等形式,拓宽家校沟通渠道,端正家长教育思想,改善教育行为,形成家校的育人合力。
合理构建德育工作机制。以《初中有效实施全员德育机制的研究》课题为基础,建立以学校管理为核心的“三线”和谐校园德育工作机制,即建立以校长室-政教处-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作为德育常规管理的主力军,保证日常规范教育的有序开展,建立以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渗透德育主线”,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建立以学校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2、加强德育科研。今年是我校省级德育课题深入研究的第二年,也是德育课题研究的关键一年,学校将本着“德育兴校,科研为先”的工作方针,加大学校德育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开展好“导师制”“伙伴制”教育活动,合理构建德育工作机制。以《初中有效实施全员德育机制的研究》课题为基础,建立以学校管理为核心的“三线”和谐校园德育工作机制,即建立以校长室-政教处-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作为德育常规管理的主力军,保证日常规范教育的有序开展,建立以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渗透德育主线”,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建立以学校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3、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全面落实“三个一”工程,即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沙龙”,一学期学习一本有关德育方面的书籍。通过实施“三个一”工程,转变班主任的工作理念,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加强班级管理。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和谐班级创建活动,开展各类活动竞赛,通过每月“流动红旗班级”、“文明之星”学生的评选,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增强工作责任感,促进学生建康成长。
4、加强艺体突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创德育工作新天地。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深化“艺体突破”战略,使学校艺体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加强体育活动及“两操”管理。即加强对“课间操、眼保健操”的管理和评价,全面落实“快乐课间活动”,举办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倡导并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阳光体育活动。二是相关教师要组织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文化、艺术、体育方面竞赛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展示我校学生风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呈现多样化、群体性、艺术性的特点,在各级各项比赛中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四)、深化课程改革,积蓄持续发展后劲。
课程改革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我们要在优化课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程科研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1、优化课程管理,要致力于促进新课改深入发展,有力保障新课改的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的研究和指导。切实加强体卫艺工作。严格执行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严格按“方案”安排课程。积极开展各类体育及艺术等竞赛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人文素养。认真健康课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认真执行教育局“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意见,落实课程的三级计划,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发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
2、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
优化课堂教学,要把“面对每一位学生,推进有效课堂教学,务实求真抓好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课堂教学十条要求”和“学生课堂学习十条要求”,
抓好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评价(检测)。本学期特别要加强认真上课和认真批改作业的检查。实行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长的三级管理方式,坚持一月一次的常规检查,检查情况展示,组织评比、学习,达到统一要求,规范教学,提高质量。重视教研组工作,调动教研组长的积极性,除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外,鼓励各教研组形成各自的特色。进一步完善教研组管理工作,制定教研组长考核细则。
(五)、努力探索 “科研、教研、师训”三位一体的教科研实践模式。
1、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把教科研工作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并采取统一管理和分学科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实行教导处(教科室)统一管理各课题(或子课题)组由教研组负责管理,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同时把教科研活动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本学期,每个课改老师和非课改老师上的公开课(实验课)根据子课题的内容要求,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实验课的效果,及时使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2、积极开展师训活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开展专题培训活动。本学期教科研理论学习培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及课题方案的撰写;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撰写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班主任专业成长;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有效地教学。
定期开展“教师论坛”活动。 以“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 开展“教师论坛”活动,把读书、思考与实践相结合,将其中的真切感悟,放到“论坛”中来分享和研讨,在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中掀起学习和探索的热潮。
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反思和教学论文。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好一篇教学反思或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提倡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并撰写读书心得。
继续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工作,组织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新教师每学期必须人人上好一堂校级汇报课。举行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使“青蓝工程”向深化、优化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