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教育绩效
更多>>最新更新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专题网站>>绿色学校>>学科渗透>>第一课时 受人尊重的奥秘
发布日期:2007年09月11日 点击次数: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第一课时 受人尊重的奥秘
导入新课:生活在线——小何的苦恼
讨论:小何为什么会有苦恼呢?你对小何有什么建议?
过渡: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与人交往中,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就会很苦恼。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一、受人尊重的奥秘是什么(板书)
活动内容:共同探究——教材P43“我最尊重的人”
1.值得我尊重的人:在我们的身边所熟悉的人中,你尊重和尊敬的人是谁?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44的表格,认真填写他们待人接物的特点和具体事例。请同学交流所填内容。
2.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十里长街送总理或小平您好(教师介绍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事迹。有条件的可以做成课件。)在中国,到目前为止逝世后联合国为之下半旗致哀的人只有两位,一位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一位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们之所以受到国人甚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是因为……
讨论:我们从他们身上感悟出什么?
问题提示:受人尊重的奥秘首先是尊重他人。学生很可能会说到其他方面的原因,对此,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因为一个人受人尊重确实有德、识、才、学许多因素。但在这里,要引导学生看到“首先”是他们尊重别人。
设计意图:通过我尊重的人和我们尊重的人,让学生明白普通人和伟人一样,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教师小结: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板书)
活动内容:世界可以变得美好
列举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和这种现象产生的后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及后果,是从社会角度方面说明人们生活在一起需要相互尊重。
教师小结:尊重他人,不仅对我们个人来说很重要,而且对整个社会来说也很重要。只有彼此尊重,社会才能和谐。同样,只有彼此尊重,我们的班集体才能团结和睦。
活动内容:心理诊所——芳芳的烦恼
丽丽是一位七年级学生,她坚持每天写日记。在日记里,她可以倾诉自己的心事,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小小日记本里装着许多不想让外人知道的小秘密。芳芳是丽丽的很要好的朋友,但她很想探寻丽丽日记本里的秘密。
一天,芳芳趁丽丽不在,偷看了丽丽的日记。后来,丽丽知道了,很气愤,对芳芳的态度一下子冷淡下来了。芳芳很苦恼,她想与丽丽重归于好,但……
芳芳与丽丽要重归于好,应该怎么做?请你给她一些建议。
提示:要充分尊重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区分隐私与朋友交情的关系。交情再好,不能窥探朋友的隐私,更不要因为朋友保留一些隐私,就认为朋友对自己的感情不够深。有的事情,朋友不愿意与自己交流时,就不要勉强,不要偷看别人的日记和书信。这样处理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二、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板书)
过渡:之所以要尊重他人,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活动内容:朗读短诗,漫画赏析(教材P45)
讨论:1.大象和蚂蚁在质量上不平等,但在什么样的天平上是平等的?
2.利用教材P51“平等和不平等”让学生列举:
人与人之间在 不平等,但在 是平等的。
设计意图:从大象和蚂蚁在质量上不平等,但在生命上是平等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和平等的现象。从讨论中,使学生明确人与人在很多客观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如年龄、生活水平、社会分工、管理制度、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民族习惯、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是正常的,但在人格上和法律上是平等的。特别要使学生认识到平等不等于没有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始终存在的。
信息点击:教材P46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补充: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一)人与人平等的含义(板书)
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指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板书)
1.人格上的平等
活动内容:阅读教材P46“萧伯纳和佩斯莱娅”的故事
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提示: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人应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教师小结: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谁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同时也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人格尊严。(板书)
活动内容:案例分析
见资料包“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讨论1.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触犯了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
讨论2.当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不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这一案例的设计一是为了说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要受到法律制裁;二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能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师小结: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触犯了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不法侵害时,自己有权制止,也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法律上的平等的含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板书)
活动内容:案例分析
见资料包“中国反腐败情况”
讨论: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个高官由于贪污受贿走上违法道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惩治腐败的决心,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在我国没有任何特殊的公民,也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力。
教师小结:在我国,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特殊的公民,也没有特殊的权力。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板书)
(二)尊重他人的前提
活动内容:请你帮助
某单位职工大强没事整天围着领导转,为领导倒茶送水,对领导好言奉承。同事们说他拍马屁,大强对同事们说了这样两句话,第一:尊重别人很重要,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第二:我是普通职工,与单位领导本来就不平等,当然要尊重领导。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你认为大强的第一句话说得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2.大强的第二句话说,他与领导之间存在职位上的高低,他们之间是不平等的。对此,你怎样看?你又认为怎样才是对领导真正的尊重?
提示:1.大强的第一句话说得是对的。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有的人只知道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却不去尊重他人,这不仅是十分错误的,而且最终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职位上的高低,这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造成的,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能据此说职工和领导之间就不平等。②对领导要尊重,但尊重一个人又不能失去自己的自尊和人格。对领导礼貌相待,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工作上的不足通过合理的渠道提出批评和建议,都是尊重单位领导的具体表现。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含义,澄清一些平等与不平等的模糊认识。
教师小结:认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做到尊重别人的前提。(板书)
课后延伸:
教材P51拓展天地——平等与不平等
请列举现实生活中哪些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现象应该承认,哪些不平等现象是与法律规定相违背,我们应该怎样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