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专题网站>>绿色学校>>学科渗透>>第十四课 生命只有一次 第二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第十四课 生命只有一次 第二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发布日期:2006年05月20日      点击次数: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创新研究》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第十四课  生命只有一次

第二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课时

1

基本

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从而确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从而建立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学会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呵护生命。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生命和健康。

发展

目标

使学生在探讨生命是最宝贵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对生命价值、人生问题的思考,初步养成辨识、判断的理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和要领说明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问题设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很好,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知道大家已经掌握了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我们上一节课主要探讨了人类生命的独特性,知道了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感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与众不同,我们要热爱、善待、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尊重其他生命。本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探讨关于生命的话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讲授新课:

人最宝贵是生命,我们应该珍爱,但在生活中,不珍惜生命的悲剧也时有发生。请同学们阅读相关材料,过会我们来交流探讨。课件展示材料。

一、生命的叹息

材料: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每年25万青少年自杀身亡;有至少70万青少年自杀未遂;有100万以上的青少年有自杀的念头。——《青年报》

某高校上大一的某大学生,期末考试未考好,回家后受到妈妈的责骂,他不但不寻找差距,反而觉得妈妈跟自己过不去,越想越气,竟找来20多小包混合安眠药偷偷喝下;心爱小猫失踪,海南10岁男孩上吊自杀;只因一纸处分通告,李晖以死示清白;14岁少年与父母发生冲突后 ,感觉受冷落自杀;普宁市高中女生因学习压力,在校上吊自杀;······

问题设置:1、你怎样看待材料中自杀的问题?

学生谈看法:

教师总结: 这些人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自杀不仅使自己宝贵的生命消失,而且也给亲人、同学老师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自杀行为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非常愚蠢,断送了自己美好的未来,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此时正是他们享受阳光的时候。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如何对待有限的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轻率放弃生命是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2、每个人最终都将走向死亡,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拒绝生命,说说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生命是珍贵的,生命也是脆弱的。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会碰到许许多多威胁我们生命的因素,这些威胁可能会让我们的生命面临艰难的抉择或是严峻的考验。只有珍爱这有限的生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更美好,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绚丽,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过渡:生命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世界(地球)因生命而精彩,而在生命创造的精彩中,人类的生命更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珍爱所有生命,更要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做到珍爱、呵护生命!

二、生命的呵护

材料展示:我们的榜样:陈丽宇的故事

12岁的陈丽宇是越秀区人民北路小学六年级学生。19984月,仅读小学一年级的6岁的陈丽宇被一场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不仅不能行走,说话也不如常人灵活。谈起那次车祸,陈妈妈忍不住流下泪来:人家的孩子那么健康活泼,我的女儿却搞成这样,我不如死了算。每次帮女儿按摩双脚,我都有这种念头,可是小丽宇却常常鼓励我要坚强。小丽宇和桑兰是在同一年出事的,小丽宇常常用桑兰鼓励自己,也鼓励妈妈。小丽宇说:桑兰姐姐比我伤得更重,但她没事,所以我也要坚强!由于身体的残缺,小丽宇一直没有上学,只在学校有重大活动时才回去参加。小丽宇的学习都是在学校老师、同学以及一些青年志愿者的帮助下进行的。陈妈妈说,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小丽宇,每天放学后都会有同学来家里给小丽宇布置功课,和她一起做作业、讨论问题。老师也会每周家访几次进行辅导。就这样,小丽宇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一年级起,语文一直都保持在90分以上,数学更常常考百分,现在更可以说出一口好英语。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并获得全国自强不息好少年光荣称号。

问题设置:谈一谈:你阅读上面材料后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我们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样,其他人的生命也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在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还应该珍爱、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关于生命之爱的故事有很多,有的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你举例说明?教师课件展示补充

问题设置:请结合陈丽宇的故事及平时我们所看所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珍爱、呵护生命?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1)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这应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2)珍爱生命,不仅仅是用生命培育生命,更是用生命善待生命,用生命拯救生命,用生命熏陶生命。(思想上)

3)呵护生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让每个人都充满生命之爱。 (行动上)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讲到,生命来源于地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我们要热爱、珍惜生命。有时候,我们呵护生命,也是为了更好地爱人类自己。我们呵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的家园—地球

三、珍爱生命的家园-地球

问题设置: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大自然,我们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给予的,请大家说说大自然给了我们那些东西?

学生回答:空气、阳光、花草树木、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大自然给予的。

教师总结 大自然(地球)给了我们这么多,但是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回报它的呢?!或许,有的同学会说,人类是万物之长,是大自然的主宰,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地球?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人类随心所欲的后果。列举由于人类破坏自然环境带来的灾难。材料展示:比如沙尘暴、疾病、气候等,讲述今年的雪灾

问题设置:沙尘暴天气、印度洋海啸、洪涝灾害、水污染等等。这些大自然的报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自然界因为我们的破坏而对我们进行了惩罚,

那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类的无知、贪婪破坏了世界原有的和谐和平衡,而这一苦果人类自己也难以幸免地要品尝。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人类与其他生物共有的地球。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我们要懂得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它要有感激之心,善待生命,保护环境!

(结合教材内容讲)

课后作业

1、小组活动:寻访身边的动植物伙伴。调查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做好分工,并进行记录,下节课交流调查结果与感受。

我调查的是:

物种共有  种,

它们是    

对本地区动植物生存状况,我感到欣慰的是:

我感到忧虑的是:

对当地保护动植物的建议:

从三方面简要说明:

(1) 理解个人的生命及人生价值,在个人关切与社会进步、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体验中,思考怎样才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生有话可讲,教师要控制时间,及时予以总结、评价。

评价

反思

改进

设想

以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听的实例为出发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以使所学内容有抽象变得丰满,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关注全体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方面还要改进。如提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控制好上课的时间等。